第五屆運城道德模范事跡
在平凡崗位上創造不凡價值
敬業奉獻道德模范:雷茂端 楊良杰柴曉飛李同斌 張雷朋
雷茂端,鹽湖區三路里鎮溝東村黨支部書記。
他30余年艱苦研發,成功培育出旱垣特色經濟樹種——雙季槐與米槐等優良品種,發展米槐30余萬畝,帶領農民脫貧致富。他的研發獲得了山西省科技創新重大科研成果和全國脫貧攻堅獎創新獎。
楊良杰,運城市中農樂果業專業合作聯合社理事長。
他帶領108個農民技術員和2000多名農民“二傳手”創造中農樂APP、通過網絡銷售讓幾十萬農民獲利。從最初的教農民“如何種果樹”到后來“如何種好果樹”,再到如今“如何把果子賣出去”,他用自己的知識和堅持,為打造運城蘋果品牌貢獻了全部力量。
柴曉飛,生前系聞喜縣國家稅務局東鎮分局副局長。
2015年7月,他經組織選派到石門鄉后川村擔任駐村幫扶工作隊隊員,因工作表現突出,2017年7月份接任該村第一書記職務。由于家庭和工作上的雙重負擔,他突發急性肝炎,終因肝衰竭不幸于2018年1月21日18時10分去世。
李同斌,稷山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
他填補了稷山縣公安局沒有警犬基地這一空白,多年來,先后利用警犬技術破獲重特大刑事案件1200余起,執行了G20峰會的保衛任務,攜犬參加了“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的安保工作。
張雷朋,平陸縣洪池初中教師。
他因意外失去了左臂和右手三指。大學畢業后他回到母?!疥懣h洪池初中,成為一名鄉村數學教師。在教學改革中,他探索出獨特的課堂教學模式,2018年參加“心有光芒 必有遠芳”第三屆“馬云鄉村教師獎”頒獎典禮,獲得10萬元的獎勵和3年的專業技能培訓。
助人不分大小事 幫人不分早晚時
助人為樂道德模范:張昌勤 李海琴 侯俊剛 宋輝霞 趙紅梅
張昌勤,運城市鹽湖區第一時間志愿者協會會長。
他將“第一時間愛心公益”變成了運城公益的名片。一碗碗熱騰騰的早飯中,不僅有志愿者對城市建設的用心,還有他對志愿者傳遞的愛心理念。
李海琴,永濟市勝江家俱城總經理。
2014年,針對一些留守兒童缺少父母關愛的問題,她在永濟市太寧村成立了“愛心義教驛站”。她堅持做到“五幫”:幫教育、幫學習、幫生活、幫困難、幫親情,先后有120余名孩子在這里接受過教育。
侯俊剛,河津市愛心志愿者協會會長。
他2010年開始參加志愿服務活動,由于每次都吃苦在先、積極付出,2012年,他成為一名志愿者領頭人。2014年注冊成立河津市愛心志愿者協會,他被推選為會長。時至今日,他個人累計服務工時超過1萬小時,組織各類愛心活動450余次。
宋輝霞,運城市夏縣第二示范小學教師。
2003年,班級中一個叫甜甜的孩子引起了她的注意,多次家訪之后,她了解到甜甜父母離異。此后,她資助甜甜從小學一直讀到大學。參加工作以來,她先后結對幫扶十多名家庭貧困學生。
趙紅梅,運城郵政公司紅旗西街郵政儲蓄銀行大堂經理。
多年來,她一直幫助一名來運打工近30年沒回過家鄉的河南籍老人張其祖,給老人以親人般的呵護照顧。
危難時刻更顯人間真情
見義勇為道德模范:宋喬 王婉陳志浩馬艷軍 王冰
宋喬,鹽湖區北城街道辦金稅社區居民,重慶交大在讀研究生。
2017年10月3日,在鳳凰路某餐館內,一名歹徒因瑣事掏出匕首刺向一位大娘。危機關頭,他大聲制止,沖上去擋在大娘前面。搏斗中,他身中數刀,仍拼死抓住歹徒,直至昏迷,經過搶救,雖保住了性命,但左眼失明。
王婉,鹽湖區人社局科員。
2017年9月20日,她在一小區的觀景湖邊聽到一陣呼救聲,循著聲音看見一個小女孩在湖中奮力掙扎。她沒有遲疑,從兩米多高的湖邊一躍而下,一把抱住正在水里掙扎的孩子,將孩子托出了水面。
陳志浩,芮城縣古魏鎮太安村村民,生前系北京市京城保安服務有限公司保安隊員。
2017年,正在巡邏的他看到兩名兒童被困在了河道中間,立刻施救,邊跑邊喊“快報警”,不顧個人安危跳入湍急的河流中。最終,兩名落水兒童獲救,他卻因體力消耗過大,被河水淹沒,獻出了年僅22歲的寶貴生命。
馬艷軍,山西運城路橋有限責任公司職工。
他不顧自己安危,跳入水中救起他人。一張他在岸邊擰干衣服的照片走紅網絡,他的朋友說:“如果他沒跳下去,那才不是他?!?
王冰,運城市中心醫院護士。
2017年5月,她和家人在杭州休假時,一名地鐵工作人員突然渾身抽搐、口吐白沫、呼吸暫停。她和同為醫生的丈夫緊急施救,使患者脫離了生命危險,直到120趕到,她和丈夫才離開。
守的是內心底線 信的是誠信致富
誠實守信道德模范:曹京萌 程杰 王榮光 董光明 張創學
曹京萌,鹽湖區國強面粉有限公司總經理。
看到父親的賬本后,在沒有任何合同及法律文書的情況下,她選擇承擔責任,分文不少將錢交到合作商手中。日常運營中,她從不拖欠工人工資。在她的管理下,公司效益一天比一天好。
程杰,山西永濟綠風苗木有限公司董事長。
他帶領公司的園林工程團隊回故土虞鄉投資建設,流轉土地,發展生態農業。創業之初,村民對流轉土地不解、抵觸,他以誠動人,一家一戶走訪,和群眾簽下土地流轉合同,將每畝600元的流轉金,分文不少發到大家手中。
王榮光,山西臨猗華鑫騰躍果品公司董事長。
2014年,甘肅客商委托他收購酥梨,由于路途顛簸受損,他以公司名義補貼客戶5萬元。許多果農在他的果庫貯果,庫費每斤0.15元;后期蘋果行情不好,他主動將庫費降為每斤0.1元。2015年,湖南客商王某給他多付油桃款1萬元,核對賬目后,他立即將款返還。
董光明,山西萬榮華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他始終把做藥當作一種社會責任,把消費者的需求當作企業的使命,秉承“以誠立企、以信興企、以質取勝、以德載業”的經營理念,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崇高的歷史使命感,弘揚中藥文化,傳承工匠精神。
張創學,芮城縣供銷社太安分社負責人。
幾十年來,他為周邊村民銷售小麥、玉米兩億公斤,總是及時付款,不欠老百姓一分錢,受到群眾一致稱贊。有糧食販子想串通他壓價收購農民糧食,被他嚴辭拒絕。當地村民說:“有創學在,我們的糧食總能賣個好價錢?!?
把家經營好就是為和諧社會助力
孝老愛親道德模范:孫燕 王抗戰 裴玉蘭 李海霞 衛忠親
孫燕,新絳縣三泉鎮政府宣傳干事。
病魔一再撲向她的家人,但沒有撲滅她呵護生命的熱情。家庭的重擔在她臉上留下了印記,但她抗起了一個家庭的希望。
王抗戰,芮城縣東壚鄉北曹村村民。
他的岳父患老年癡呆癥、岳母常年臥病不起、妻子常玉鐲遭遇車禍留下后遺癥,女兒上大學。面對困難,他常說“下點苦沒啥,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家人幸?!?。
裴玉蘭,絳縣陳村鎮陳村村民。
她雖然沒有文化,但識大體、顧大局,有著中國婦女的傳統美德。在她的帶領、教育和熏陶下,她的家庭團結,與鄰里和睦,曾獲“全國五好家庭”殊榮。
李海霞,垣曲縣皋落鄉皋落村村民。
6年前,她的小叔因礦難死亡,小叔的妻子離家出走,留下一個不滿兩歲的孩子。她將侄女視如己出,讓孩子感受到母親般的溫暖,健康成長。3年前,她的公公患上胃癌,做了胃切除手術。她不嫌臟和累,精心伺候,數年如一日。
衛忠親,夏縣廟前鎮史家村村民。
她的家庭曾獲評山西省首屆“文明家庭”。她家有兄妹六人,四個哥哥在外務工、妹妹遠嫁外地,照顧老人的重擔全落在她一人身上。二十二年如一日,她用瘦弱的雙肩挑起家庭的重擔,照料殘疾的丈夫、服侍癱瘓的婆婆。她的孝心、愛心、熱心,感染了身邊的每一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