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貌正在換新顏
一條條街道凈起來,一座座廣場亮起來,一個個小區美起來,規劃、建設、改造、提升……天鵝之城三門峽變得越來越美,市容市貌煥然一新。
當前,我市以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為抓手,聚焦百姓最關心、最直接的問題精準發力,彌補城鎮短板,化解民生難題。
一座富有魅力、幸福宜居的城市,不僅要有“顏值”,更要有“氣質”。我市集全民之智、舉全市之力,加快推進城市面貌和城市形象再上新臺階。全市上下振奮精神,鉚足干勁,以飽滿的熱情、務實的作風,全力以赴做好工作。
靈寶市借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的東風,規劃引領、基礎先行、項目帶動,爭當百城建設提質工程“排頭兵”。義馬市先行先試,著力打造精品城市、生態城市、宜居城市、魅力城市,提升新型城鎮化發展質量和水平。湖濱區86家區直路長單位、2600余名黨員干部和志愿者積極參加“潔城行動”,清理主次干道、背街小巷、“三無”小區、城中村的積存垃圾。市城管局對馬路市場進行集中取締,讓居民深受其擾的占道經營、私搭亂建、私拉亂扯和污水橫流等現象得到有效治理……
入學難、買菜難、停車難、辦事難、行車難、如廁難、垃圾處理難等“七大難”問題一一得到解決,讓群眾更多地享受城市發展的成果。家住在三門峽市區文明路中冶小區的居民張文潔說,道路干凈了,街燈亮堂了,商店招牌規范了,看著心里都舒坦。
城市建設和文明創建有機結合,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和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合二為一”。
圍繞創建省級文明城市這一目標,以百城建設提質工程為抓手和載體,我市不斷夯實創建基礎,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著力打造三門峽創建品牌。
在三門峽市區乘坐公交車時,常常聽到這樣的廣播:“實施百城提質,創建文明城市,讓三門峽的天更藍水更清人更美。”文明城市,你我共建。“共建共享”的理念深入人心,崤函大地上形成全民創建的良好態勢和強大合力。
陜州區70多個文明單位進村入戶開展結對幫扶工作,進一步提升城鄉社會文明程度。市行政服務中心拓寬完善服務功能,進駐單位由29個增加至32個,在“最多跑一次”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市區各個中小學校開展文明校園創建活動,以眾多的個體文明帶動社會的整體文明。
過去臟、亂、差,現在凈、序、美,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美好愿景逐步變成現實。如今,三門峽城市新增供熱面積210萬平方米,大嶺路等13條道路升級改造完成,北環路等5條斷頭路開工建設,上村、崖底等舊城區和城中村改造加快實施,22個棚改項目全部開工。目前重點謀劃“五大工程”,共計17項280個項目,計劃投資203.45億元,內容涵蓋基礎設施、民生改善、文化教育、社會事業、棚戶區改造等領域。
駕車行駛在市商務中心區的主干道上,或漫步于澗河兩岸的觀景長廊里,藍天白云、林水相依、移步換景,讓人仿佛置身于一幅幅美麗的畫卷。這些發生在身邊的點滴變化,將一座魅力無限、活力四射的三門峽帶到了群眾面前,廣大群眾感受到了城市提質帶來的生活質量、居住環境、幸福指數的顯著提升。
百城建設提質、文明城市創建正在路上,持續發力,風光正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