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冬日,寒風凜冽,但讓民營企業家倍感暖意的是,民營企業發展正迎來一個新的春天。
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明確提出大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6個方面政策舉措,為民營經濟實現更大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我省用實際行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大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壯大:11月8日,省委中心組進行專題學習研究;11月15日,省委召開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座談會聽取企業家等各方面意見建議;11月22日,省委常委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今天,山西省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大會召開,對支持我省民營經濟發展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對100位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進行表彰,建立省市縣領導干部聯系民營企業制度等,充分表明了省委堅定不移持續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政治態度,為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創造良好條件。
此刻,全方位審視我省民營企業——盤點民企家底、看到發展不足、厘清制約瓶頸,才能有針對性地解決民營企業發展存在的問題,讓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吃下定心丸、安心謀發展,充分發揮民營企業在轉型發展中的生力軍作用,為山西在“兩轉”基礎上全面拓展新局面貢獻力量。
民營企業呈現蓬勃發展良好勢頭
當地時間9月4日上午8時45分,隨著幾聲汽笛長鳴,兩列由山西發往德國的貨運列車,緩緩駛入杜伊斯堡德鐵場站。華翔集團鑄件搭乘中歐班列銷往歐洲國家,開啟了民企產品走出去的堅實步伐。
長治南燁集團傳來好消息:在投資43億元成立高科華燁集團建成LED完整產業鏈基礎上,嘗試“國資+實力民企”混合發展,聯手金控集團成立太行基金,舉牌國內紅黃光LED芯片行業龍頭乾照光電,在LED行業謀篇布局。
省內民營企業發展信心大增,創業激情勃發,積極行動抱團發展,近日成立山西晉商民營聯合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晉民投),在參與國企改革、混合所有制發展、開發區建設和參與整合省內金融資源等方面發力。
省外民企看好山西前景,紛至沓來投資興業。近兩年來,百度、騰訊、傳化集團、吉利汽車、漢能集團等一批企業搶灘山西,進行戰略合作、投資建廠,或和山西企業聯合發展。
近年來,省委堅持“一個指引、兩手硬”思路和要求,把發展壯大民營經濟作為推動轉型發展的重大戰略任務來抓,從推動全省形成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大氛圍,到致力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從啟動晉商晉才回鄉創業創新工程,到召開全省企業家大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從健全萬名干部入企服務常態化機制,到著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六最”營商環境、全面推廣投資項目審批承諾制、清理規范涉企收費、真金白銀助力企業技改等……從方向引領、法治保障、政策扶持、環境營造等方面搭建起引導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四梁八柱”,推動民營經濟發展態勢發生深刻變化。
山西民營經濟發展步入了新時代,一個個統計數字也足以說明民營企業呈現蓬勃發展良好勢頭。
——規模不斷擴大,占GDP比重穩步提高。2017年全省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7300.32億元,占全省GDP的比重約為49%。
——民間投資活躍,占投資比重近六成。2017年,全省民間投資3408.86億元,增長7.8%,比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高出1.5個百分點,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為59.6%。
——貢獻稅收比重大。全省民營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稅收總額為1432.4億元,占全省稅收收入的57.9%。
——主體數量和從業人數穩步增加。2017年,民營企業及個體工商戶主體數量為183.20萬個,同比增加13.19萬個,同比增長7.8%。全省民營企業及個體工商戶從業人員615.58萬人,同比增加39.71萬人,增長6.9%。
——結構進一步優化,科技企業數量倍增。民企不僅涉足采煤、煉焦、冶煉等傳統產業,也從事汽車、醫藥、LED等新興產業。2017年有311家企業申請民營科技企業,比上年增長1.9倍,11個市民營科技企業數量均實現倍增。
——民企積極回報社會,樹立良好形象。廣大民企積極投身全省統一戰線助力攻堅深度貧困“百千百”工程。省工商聯統計,參與幫扶企業1867家,實施項目6017個,投入資金33.21億元,幫扶3889個村、32.315萬貧困人口。其中在10個深度貧困縣參與幫扶企業97家,實施項目306個,投入資金1.179億元,幫扶239個村、1.3963萬貧困人口。
我省民營企業經過40年砥礪前行,在改革開放大潮中成長壯大,僅2017年對轉型發展的貢獻為“五五七八九”,即貢獻了50%多的稅收,近50%的地區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和90%以上的企業數量……與全省經濟一樣,近年來民營經濟也實現了從斷崖式下滑,到由“疲”轉“興”,再到轉型發展呈現強勁態勢的重大轉折,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民企發展存在巨大差距和現實困境
客觀地說,我省民營企業發展還有很大差距,還面臨著現實困境。
這幾年,全國工商聯每年發布民企500強榜單,我省入圍企業沒超過10家。今年8月29日,2018年民營企業500強名單發布,我省僅5家企業上榜,不足江蘇、浙江、廣東入榜企業零頭,上榜數量排在全國第18位。
上市情況也能看到我省民營企業發展不足。“資本市場上看,山西民營企業實力較弱。”華翔集團總裁王淵說,目前全省在滬深兩地上市企業34家,其中民企12家,數量大大少于發達省份。自2015年6月以來,沒有一家民企成功登陸滬深兩市。
省工商聯調研報告說,我省民營企業呈現“少、小、單一、弱、低、慢”特點。從企業數量看,排在中部六省末位,不到江、浙兩省的1/3;從經濟總量看,占GDP總量不到一半,沿海省份則達70%以上,中部其他省份超過了60%。同時,民營經濟85%以上集中在資源型領域,高附加值產品少,領軍企業少,抗風險能力弱、環保壓力大、效益不穩定,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嚴重滯后。
我省民企不僅存在不小發展差距,和全國所有民企一樣,還面臨著現實困境:政策落實不到位、發展環境不優、生產要素短缺、服務體系不健全、企業家能力有待提升等,均影響制約了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
金融、土地、人才等生產要素支持不夠是瓶頸。省統計局調研發現,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普遍面臨融資形式單一、渠道狹窄、融資成本高的問題。2017年,全省民營企業從資本市場直接融資規模為70.5億元,比2016年的202.5億元減少了132.0億元,同比下降65.2%。省地方金融監管局負責人說,我省民企貸款總額偏少,占比低全國平均水平近5個百分點。同時,土地方面一些市縣優先保證國有項目、重點工程和大型項目。
優秀民營企業家稀缺、各方面人才短缺,一些企業家市場意識、開放觀念、創新精神、世界眼光明顯不足,還不能很好地把握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趨勢,經營管理和制度建設尚不能完全適應現代市場經濟要求等。高科華燁集團董事長李建明說,發展新興產業高科技產業,我們缺一大批高素質管理人才、高級技術人才和大批實用技術型人才。
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服務體系也不完善。我省中小企業占民企總數的99%多。中小企業需要中介機構服務和指導,但一直以來,全省服務體系并不健全,服務民營經濟的融資擔保、信用評價和培訓體系不健全,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少,市場中介組織發育不充分,行業商會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等。
支持民企發展政策落實不到位問題依然存在。8月23日開始,2018國務院大督查第四督查組在太原市暗訪時發現:部分基層單位商事登記制度改革措施落實不到位,改革后,企業注冊登記時間不減反增,群眾依舊多次跑腿,收費服務不規范。這些問題盡管很快得到整改,但也暴露出發展環境、政策落實等方面存在問題。不少專家學者說,在實際工作中,還存在一些政策制定不接地氣、一些政策落實不深不細、一些政策執行不到位等問題。
我省民營企業存在差距和困難成因是多方面的,是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客觀原因和主觀原因等多重矛盾問題碰頭的結果。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山西屬資源型經濟,產業相對單一,處于產業鏈低端,產業附加值小,影響了民營經濟實力。山西財大楊志勇博士說,民營企業遇到的困難也有企業自身原因,如熱衷于鋪攤子、上規模,負債過高,在環保、社保、質量、安全、信用等方面存在不規范、不穩健甚至不合規合法的問題。
精準施策讓民企創新活力充分迸發
“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是我們黨既定的、必將長期堅持的方針,這是關系鞏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大事情。”省委書記駱惠寧擲地有聲地說。對于山西來說,民營企業只能壯大、不能弱化。民營經濟強、山西經濟才能強,民營經濟轉、山西經濟才能轉,民營經濟活、山西經濟才能活。
信心決定前景。“市場活力來自于人,特別是來自于企業家,來自于企業家精神”。對于民營企業來說,重要的是,信心比黃金更重要。特別要指出的是,我省當下正處在歷史上最好發展時期,民營企業機遇無限,特別是隨著轉型發展氛圍日益濃厚,全面深化改革呈現強勁態勢,打造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力度加大,民營企業的發展天地更加廣闊。潞寶集團董事長韓長安、水塔醋業董事長武崢興等信心滿滿地說,廣大民營企業家吃了長效定心丸,更加堅定了發展壯大的信心決心。一些晉商研究學者說,廣大民營企業要抓住“示范區”“排頭兵”“新高地”推進機遇,卸下思想包袱,輕裝前進。
提高政策含金量,提高民營企業政策獲得感。2017年和今年,我省拿出30億元全面推動企業技術改造,很多民企獲益,推動了高質量發展。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說,不論民企,還是國企,或是省外投資企業,只要符合《山西省技術改造專項資金使用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就全力以赴支持。大運新能源汽車技改項目在獲得技改資金支持后,大幅增強了金融資本對企業項目的信心,渤海銀行等金融機構主動與企業對接新增授信額度事宜,增強了企業融資能力。
支持政策好不好、力度大不大,政策落實不落實,企業家感受最深。企業家政策獲得感強了,民營經濟發展自然不慢。要堅持問題導向,在政策支持上再給力。許多學者說,各級各部門要對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要解決好的6個方面問題,進一步聽取民營企業家的意見,系統梳理我省民營企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借鑒兄弟省市好做法,針對性拿出過硬的政策舉措,幫助民營企業排憂解難,降低行業準入、市場準入門檻,消除發展中“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現象,在減輕企業稅費負擔等方面取得突破,打通民營企業發展的“最后一公里”瓶頸,讓民企享受平等權利、平等機會和平等規則。
環境優化再發力再突破,激發民企創業創新激情和活力。2016年9月上旬,我省開展萬名干部入企服務,對4580戶各類企業開展入企服務,共幫助企業解決了8809個問題。干部入企服務讓廣大民營企業感受到了暖意,增強了信心。各級黨委政府要真正從“是自己人”的立場出發,加強對民營經濟工作的領導和支持,依法保護企業家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切實提高政府服務效率,進一步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進一步完善協調溝通機制,進一步營造尊商重商親商愛商的社會氛圍,讓民營企業意氣風發創業創新。
“缺錢”始終是民營企業心中的痛,當前融資難題愈加凸顯。不少學者支招說,解決民企融資難問題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金融服務體系建設、信用環境以及企業自身等諸多因素,需要多管齊下、措施配套加以解決。要拓寬融資渠道,積極推動和擴大直接融資規模,讓有條件的民營企業通過上市、各類股權投資基金參股、發行債券等多種渠道直接融資。要完善融資擔保體系,針對小微企業融資難、擔保弱現狀,鼓勵設立商業性或互助性的信用擔保組織,為民企發展提供資金擔保服務。
弘揚晉商精神和優秀企業家精神,多措并舉抓好民營企業人才隊伍,提升發展核心競爭力。不少企業家建議,將民營企業家培訓工作納入全省人才隊伍建設發展規劃,努力培養一支綜合素質高、在國內有重要影響力的民營企業家隊伍。同時,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培養一支大規模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隊伍,使之成為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的基礎。
新時代民營企業發展的沖鋒號角已經吹響,積極擁抱民營企業發展的春天。我們一定要以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和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真正從“是自己人”的立場出發,不折不扣落實中央和省委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以更大的決心、更優的環境、更實的舉措,支持民營企業在轉型創新的實踐中建功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