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市啟動黃色預警降低污染影響
為應對11月10日至15日污染過程,我市于10日緊急啟動黃色預警。市環境攻堅辦坐鎮指揮,各級各部門聯動執法,中科院專家組現場研判,多管齊下,封堵污染源,全力以赴降低污染影響。
11月10日凌晨5時,市環境監測站發出預警:市區各點位PM2.5濃度均值超過150微克/立方米,市區空氣質量為中度污染。中科院專家組分析,本次污染過程影響因素較多,區域傳輸和本地累積使得污染處于持續累積狀態,部分時段將達到重度污染。
市環境攻堅辦要求各級各部門聯合加強管控,立即執行黃色預警措施,控制本地污染源排放,最大限度降低污染影響。10日晚18時,黃河大橋段修路造成209國道擁堵,市公安局及時協調疏導,間斷放行車輛,同時安排兩組警力趕到野鹿轉盤和蒼龍東路209國道交叉口對所有貨車遠端管控,嚴防貨車滯留。針對雨后道路泥土問題,湖濱區、三門峽經濟開發區、市商務中心區對城區道路進行沖洗清掃,避免干燥后形成揚塵。陜州區開展環境綜合整治,修補綠化帶和破損道路路面,市城管局、市公路局以及各區環衛處加強濕掃作業,確保路面濕潤,對國、省道路進行灑水作業,及時清理道路兩旁枯枝落葉。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在核心路段增加人員疏導交通,減少車輛怠速時間。市住建局加強施工區域管控,對施工工地加密巡查,嚴格落實“六個百分百”施工要求,對易起塵區域強化降塵措施,監督所有在建區域停止土石方作業措施落實到位。市環保局和市工信委嚴格落實企業減排措施,加大重點涉氣企業實時數據的監控力度,保證企業達標排放。經過各方共同努力,11日至12日,我市市區空氣質量控制在輕度污染以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