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五事”與現代企業管理
《孫子兵法·計篇》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
《孫子兵法》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經典,作為全書第一篇,《計篇》某種程度上可以視為孫武軍事思想的高度濃縮和精辟概括,該篇認為須通過敵我雙方五個方面的分析,預測戰爭勝負可能性,此觀點對現代企業管理實踐具有重大借鑒意義。
“道”代表企業文化,主要表現形式為企業使命、愿景及核心價值觀等文化理念,是凝聚組織力量、激勵人心的企業靈魂,是企業經營發展的驅動性要素。
“天”代表企業戰略和發展目標,指企業的市場定位和長期發展規劃,是企業發展的頂層設計,屬于引領性要素。順天時,因時制宜是企業制定業務發展規劃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
“地”代表企業的產品和服務。接地氣,適應市場,滿足客戶需求,質量有保障,是企業發展的基礎。為客戶提供高性價比的產品和服務是企業經營制勝的關鍵要素。
“將”代表優秀人才,特別是具有卓越領導力的人才。人才是第一生產力,是企業稀缺資源與核心要素。具有卓越領導能力的人才,能夠帶領團隊朝著既定目標前進。
“法”代表企業組織治理和制度建設。企業通過建立完善的組織治理結構和科學的制度體系,提高整體管理水平,是企業管理的基本要素,保障企業運營管理有章可循、有效運行。
道
以激勵人心的文化驅動組織發展
“道者,令民與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畏危?!贝颂幍摹暗馈敝傅氖钦魏兔裥?。孫子把道放在第一位,足以說明“道”的重要性,即能否得到民眾支持和信任,是決定戰爭勝利的基礎和關鍵。
在現代企業管理中,“道”更多是指使命、愿景、價值觀、精神或宗旨之類的企業文化理念。優秀的組織之所以能夠發展,正是以激勵人心的優秀文化作為驅動力。企業經營管理中有文化驅動、戰略驅動、創新驅動、顧客驅動等不同發展驅動學說,文化屬于內在驅動要素,是從價值觀和信仰層面產生的內驅力。經由信仰產生的力量可以無窮大,如海爾發展歷程很大程度上以張瑞敏為首的企業高層領導對組織文化的重視和身體力行為基礎。20世紀80年代以來,海爾經歷了五個發展階段,每個階段的經營模式演變都與企業精神、作風密不可分.
天
以順應規律的戰略和目標引領發展
“天者,陰陽、寒暑、時制也。”順天時,因時制宜是企業經營的關鍵要素。通常情況下,企業在制定戰略規劃時需要進行一系列戰略分析,包括但不限于宏觀環境分析、產業或行業分析及企業優劣勢分析。行業分析尤為重要,企業需要根據市場情況、競爭情況及客戶需求確定業務戰略,以確保經營行為與現實結合。
美國管理學家切斯特·巴納德在《經理人的職能》中首次提出組織存在的三要素:協作意愿、共同目標、信息聯系。其中,共同目標首先是組織的戰略目標,是組織存在的基礎,也是協作意愿的必要前提。有共同目標,就可以統一決策,統一組織各個成員的行動,克服組織目標和個人目標背離的矛盾,實現組織上下同欲。
華為向來是企業對標學習的標桿,其戰略管理分為戰略洞察、戰略制定、戰略實施及戰略評估四部分。其中,戰略洞察是通過分析行業發展趨勢、市場與客戶情況、競爭對手情況、內部優劣勢以及市場機會,順應社會和行業發展趨勢,輸出機會,為戰略制定(定方向、定目標、定策略)提供依據,形成企業中長期規劃。戰略實施階段主要是將中長期規劃轉化為業務年度行動計劃以及配套預算和資源配置計劃,并明確關鍵績效指標和關鍵控制節點,把戰略落實為具體日常行為。戰略評估主要是通過對關鍵績效指標的及時監測監控,定期對戰略實施狀況進行評價,必要時對戰略進行調整,實現對戰略的動態管理。
華為自成立以來,先后經歷“從代理到自主研發”“農村包圍城市”“國際化”“多元化(由ToB向ToB+ToC業務轉型)”等不同戰略階段。過去幾年,華為雖然遭遇了來自外部的一些挑戰,甚至被迫出售榮耀終端業務和資產,但經過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不斷開拓創新,反而實現了核心技術突破,保持了各項業務的連續性。
地
以高質量產品和服務實現發展
“地者,遠近、險易、廣狹、死生也。”孫子指出,作戰時,路程遠近、地勢險要與平坦、戰場廣闊與狹窄、生地與死地等地理條件往往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對企業而言,其意義是生產的產品或提供的服務不能高高在上,遠離消費者,而應盡量接地氣,適應市場,貼合消費者需求。只有為消費者提供質優價廉的高性價比產品與服務,持續提高產品競爭力,企業才能得到消費者認可。
小米公司以真誠和熱愛為核心價值觀,強調創新和效率,致力于做“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好產品,秉持“讓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的樂趣”為理念,致力于為用戶提供高品質、高性能智能產品。小米是將產品性價比做到極致的典范,也是靠強大產品競爭力取得成功的典范。首先,暢銷產品是市場定位準確的產品。小米成功離不開精準的市場定位,如通過打造粉絲經濟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其次,小米的產品策略以價格優勢為核心,低于同等配置競品,通過提供高性價比產品吸引消費者,使小米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出貨量和市場占有率持續快速提升;再次,小米注重產品研發,不斷推出具有創新性的產品,包括智能手環、手表、音響、冰箱、空調等,并通過小米智能家居平臺將這些設備連接起來,使用戶可以通過手機APP輕松控制家居設備。
將
以優秀領導型人才帶領組織發展
“將者,智、信、仁、勇、嚴也?!币粋€優秀的將領需要具備智慧、誠信、仁義、勇敢、嚴格等品格。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企業成功離不開優秀的高層領導和管理團隊,有效選拔和培養領導型人才成為保證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共識。
任正非注重對公司高層領導的培養,華為自2005年開始實施經營管理團隊(EMT)機制。該機制由多名核心管理者組成,包括董事長、副董事長、首席財務官、人力資源總裁、企業發展總裁、產品與解決方案總裁、戰略與市場總裁、銷售與服務總裁、運作與交付總裁等高層管理者。EMT采用輪值主席的方式,每月召開一次例會,集體議事和決策,確保不同想法有效整合。隨著業務的多元化,華為2011年將EMT發展為“1+4”模式,即1個集團EMT加上4個跨部門委員會,以適應企業規模擴大和跨部門協同需求。輪值主席制度使組織整體性得到最大程度保障,不因個別人的離去對組織運轉造成重大影響,同時能夠極大鍛煉團隊管理人員,為公司培養和儲備優秀高層管理人才。
法
以科學的機制保障組織發展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戰場上,組織結構、責權劃分、人員編制、管理制度、資源保障及物資調配等是決定戰爭勝負的基本要素。對企業而言,治理結構和管理機制是決定企業決策是否科學,目標計劃執行落實是否到位的基本保障。例如,“三重一大”決策制度是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國有企業治理典范,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家電網)建立健全“三重一大”決策運行和制度體系,推動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優勢轉換為治理效能,建立以公司章程為基礎、以“三重一大”決策管理辦法為總綱、以議事規則為框架、以業務管理制度為支撐的“1+N”決策制度體系。
國家電網堅持業務管理與協同監督有機結合,形成有序銜接、互為補充、協調一致的管理和監督閉環,切實提升“三重一大”決策管理要求的執行力和業務監督穿透力。聚焦管理制度化、制度清單化、清單信息化,打造公司“三重一大”決策運行管理系統,推動各級企業依法合規行權決策。建立“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建設運行評價機制,從制度建設、決策運行兩個維度設置合規率、黨組織前置研究情況等多項指標,健全過程跟蹤通報、年度質效評價機制,實施全周期、全方位過程管控,推動紀檢監察、巡視巡察、組織、審計等各類監督貫通協調,強化日常監督和專項檢查,堅持決策制度必查、決策程序必查、決策材料必查、決策落實必查,發現和化解“三重一大”決策中存在的問題和風險,形成監督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