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和激勵過程中需要關注的問題
在溝通與激勵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幾個問題:
1、溝通的成效
溝通作為績效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必須使每個員工都能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工作在公司戰略中的位置,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及如何做才能使公司的戰略目標得以實現。因此,管理都必須對其與員工的溝通的效果作出評估,必須確保傳達的信息是準確無誤而且是主次分明的。作為管理者,應該時常問自己:本部門的目標及下屬的工作與公司的戰略目標是一致的嗎?員工是否理解公司及部門對他(她)們的期望及其工作對于公司總體戰略的意義?我的目標及任務分解是全面、明確、具體的嗎?我的信息傳達是清晰、具體的嗎?我的意思被員工完全理解了而不會產生任何歧義嗎?員工是否清楚地知道其工作績效的衡量標準?員工所具備的知識和技能足以完成其工作職責嗎?我所傳授的工作技巧和方法是否已被員工所理解和接受?
2、溝通的方式
溝通的方式將直接影響溝通的成效。作為管理者,為了達到更好地溝通效果,以下一些問題應該得到高度的關注。
每一次正式溝通前都應進行充分準備,并依照不同員工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溝通策略和方法,切不可倉促上陣。 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和挫折,在溝通的過程中都要始終保持自信。如果你表現出信心不足,到了員工那里這種情緒還會得到放大。
與員工平等地進行溝通,消除等級觀念,充分尊重員工的思想和觀點,也許你并不贊同。一定要避免居高臨下、盛氣凌人的架勢和官腔十足的口吻。
在溝通的過程中,要給予員工足夠的時間和機會充分表達,要認真聆聽他(她)們的意見、想法和主意。 開放、坦率、真誠地進行溝通。不要認為員工不會理解你,想想自己是否已做到足夠的真誠和坦率,是否能接受員工在公開場合對你的反對意見和善意的批評。
要善于激發員工的創造性和主動性,避免采用“父母——孩子式”的溝通方式,盡力培養員工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不能單純地告訴員工必須怎么做,應向他(她)們充分解釋為什么要這樣做。
記住:對于真誠的贊美和致謝,沒有人會拒絕。
正式場合與非正式場合,正式溝通與非正式溝通的方式應有所區別。
除了工作外,你還應關注員工個人,包括他(她)的家庭、興趣、煩惱等,不溝通的過程中,不要除了工作還是工作。
3、合適的激勵
這包括四方面的意思:一是激勵形式的多樣性。物質層面的激勵固然重要,但精神層面的激勵也不應被忽視,而且,很多時候精神激勵會起到物質激勵達不到的效果。管理者真誠坦率地溝通、與員工分享關鍵信息和勞動成果,對員工來說,這本身就是一種激勵,員工會感覺受到了充分尊重及自身對于公司的價值。前面已經講過,有價值的目標同樣具有很強的激勵性。
二是激勵要適度,過強的激勵不僅會提高激勵的成本,同時引發不道德行為的可能性也會大大提高;過弱的激勵則難以起到應有的效果,特別是績效目標定得比較高時。
三是要注重激勵的層次設計。有些管理者強調明星、英雄,對他們采取超強激勵,而對其他績效表現不錯的員工視而不見,這種做法往往會助長個人英雄主義,也會引發或加劇員工之間的矛盾,無助于團隊的建立,而且會對團隊的績效表現起到負面作用。
四是要針對不同的員工采取不同的激勵。只有當激勵措施能滿足被激勵者一定的需求時,才能起到激勵的作用。顯然,單一的獎勵無法迎合所有人的胃口,而且同樣經濟成本下不同的激勵方式對人的激勵程度也是有差別的。因此,管理者必須努力通過溝通與員工共同去發現其最大的激勵因素:是物質獎勵、培訓、發展機會、良好的工作氛圍,還是其他的什么回報。獎勵包的形式已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采用,因為它給了員工一定選擇的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