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團隊何以所向披靡?
我們為什么能勝利,就是因為我們團結,團結起來就是巨大力量,全世界沒有一個15萬人的公司,還像我們這么團結。”6年前,任正非在華為內部會議上講了這樣一段話。當時華為有15萬人,如今已近20萬人。所以,我們相信,無論怎么被打壓,華為還能勝利!
從15萬人到20萬人,幾乎每年增加1萬人。面對競爭與技術封鎖,華為卻不斷壯大。華為做對了什么?
一、通用準則和統一的價值觀
“華為基本法”從追求、員工、技術、精神、利益、文化、社會責任七方面闡釋華為價值觀,已深刻影響了華為員工的思想與行為。正如任正非對“華為基本法”的期望:希望在二十年后,即使沒有什么價值了,也必須能夠規范指導華為人的工作,能夠將企業成功的基本原則和要素系統化、規范化、制度化,將企業家智慧轉化為企業智慧,并且不斷傳承下去。
通過“華為基本法”這部企業基本大法、管理基本大綱,華為的團隊建設將得以全面落地,因為它有長期規范指導華為人工作的作用。當時制定”華為基本法”時,統一了團隊成員的思想,高管們在春節回家團聚時,還在背這套體系。后來,在員工的日常工作中,華為也開展了一些辯論賽來辨清內容達成共識,最終真正實現了團隊的“力出一孔”,從而達成華為的“利出一孔”!
二、建立團隊行為準則,團隊工作程序標準化
華為的團隊管理,被華為人簡單總結為精細化管理與人性化管理的有效結合。華為執行嚴格的公司紀律,多年來形成刻苦、奮斗的工作風格,如果單從生活與工作時間比來衡量,華為員工的幸福指數可能并不是最高的;但是華為實施人性化管理,構建了員工成長與發展完善的管理體系,使員工同樣獲得了滿足感和幸福感,從而增強了華為團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任正非說,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我們在管理上不是要超越,而是要補課,補上科學管理這一課。而科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工作程序的標準化,科學化可復制,才能使團隊建設有章可循,代代相傳。
“華為基本法”是華為聘請中國人民大學六位教授撰寫而成。其實任正非最初是安排公司職能部門來做這件事情。當時職能部門費盡心力,將公司的許多文件資料進行整理匯總,作為內部管理標準文本,交付給任正非。但任正非認為這不是他所需要的,因而被擱置,但華為的一些標準化工作,從那時就開始得到了體現與加強,使華為以標準化為重要標志的科學管理,開始邁向新臺階。
三、紀律嚴格,獎罰分明
華為是一個紀律嚴明甚至管理有些苛刻的公司,不講公司整體,我們先簡單列舉華為公司項目上的一些嚴格且明確的現場紀律要求,可以看出,團隊建設并不只團隊口號或統一行為標志,而是實實在在要在日常工作中去實現。
1.嚴格規定上下班作息時間。
2.辦公桌面要求整齊、清潔。
3.下班后要求電腦和顯示器關機、空調關閉、房間鎖門。
4.離開辦公桌10分鐘以上必須內部郵件通知。
5.上班時間不得瀏覽與工作無關的網站。
這些條款,不只是要求,而是都配有不同數量的扣分,每人每月可扣分總數為100分,當被扣至80分以下時需要罰款50元或100元,當被扣至60分以下時將可能被降薪或項目組辭退的處罰;連續3個月以上得滿分100分者,可被項目組獎勵100元。這種罰和獎不只是記錄而已,而是在每月底召開的民主生活會上現場進行,該罰的現場掏錢,該獎的現場收錢,獎罰分明,行動透明。
四、全員參與管理,塑造普遍積極性
全員參與管理,這是華為項目管理中比較獨特的一種方式,除了項目經理、項目小組長,項目組中還會有紀律監督員、紀律考勤員,甚至還有圖書管理員、配置管理員、培訓管理員等。在一個大型項目組中,各種協調和基礎性管理工作被整理、分解給不同的人員負責,并以責任分工方式明確,項目組中的所有成員都會與這樣的管理工作。華為的全員參與管理極大地提升了整個項目組的普遍積極性。這些基層組織的基礎性管理工作能夠如此細致,且所有成員都能參與,所以員工幾難躺平,只有奮斗!華為的全員參與管理,其實在企業最高管理層面便已落地!華為的EMT(Executive Management Team,經營管理團隊)輪值制就是最佳例證。
五、人性化的管理與關懷
真正了解任正非的人都說他是人性大師,王石也說任正非是“北非之狐”,聰明、智慧,具有人文關懷。任正非提倡與客戶“不打領帶的關系”,首先就代表華為公司的精神領袖、總裁個人的人性關懷對整個企業的影響,也代表著華為公司是一個充滿東方智慧與商業文明的公司。不只在華為公司內部,在一些合作項目中,也體現出華為公司的一些人性化管理風格,比如項目經理會定期抽時間與各位組員做一次例行溝通,涉及內容主要是與溝通當事人一起回顧其前一段時間的總體工作表現,并肯定其所做出的努力和成績;另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具體指出對方在某些方面的不足之處,并幫助他指明改進的方式和方法,對他提出殷切期望及后期提供協助支持。
任正非曾說,“鐵軍”是打出來的,華為的“兵”是愛出來的。這句話說出了華為的團隊建設中不只是鐵律,還更有人性的愛與關懷。
六、注重團隊建設,組織與個人共成長
華為團建活動內容豐富,有些甚至與眾不同,如華為高管團隊進行宣誓的視頻。華為終端BG董事長、時任手機事業部負責人余承東為了解市場,組織了高管團隊到終端門店站柜臺的團建活動。在華為也有“混凝土”團隊一說,即將多個團隊力量融合來實現有效經營。華為合作項目組也很注重團隊建設。他們在非常有限的項目經費中省出一部分專門用于團隊建設,定期搞一些有益團隊發展、成長的活動,活躍團隊氛圍。比如2003年的戶外拓展運動、2004年的海上游等。另外,一些項目組因為共有好幾十名組員,每月總有幾個人過生日,所以項目組每個月都會過一次集體生日,大家一起為壽星們祝賀生日快樂,每個人都能夠感受到集體的問候和溫馨。項目組還鼓勵團隊成員參加一些對工作有益的認證考試,并在民主生活會時進行現場獎勵,每個組員都感受到努力所帶來的直接激勵,華為也實現了個人與組織的共同成長,一舉多得。
七、民主生活會,自我批評不作秀
1997年,華為首次布置各級部門開展“民主生活會”活動時,很多干部不太理解,也不知道怎么開會。如今華為的民主生活會已經舉辦近30年,已是華為公司管理、團隊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網上流傳的2013年《華為常務董事會成員民主生活會紀要》甚至表達了一系列重要內容,包括“確立愿景,明確目標和追求,解決長期艱苦奮斗的源動力”“明確團結優秀員工群體的管理導向”“團結的基礎和起點是各級主管要改變人才管理上的一些觀念”等,可見華為公司民主生活會的價值。華為的民主生活會每年都會舉辦,具體由道德遵從委員會布置,人力資源部與道德遵從辦公室實施和監督。在具體經營管理層面,華為會安排民主生活會后推進:研討結束后一周內,部門經理召集CT例會,就大家開誠布公提出的問題進行充分討論,并明確責任人和完成時間,向團隊成員公布,接受包括產品線主管和團隊全員在內的全面監督,在下一次民主生活會上審視這些措施成效。華為的民主生活會不只涉及內部,華為合作項目上也有一個優良傳統,就是每月一次的民主生活會,這源于華為內部企業文化的滲透與輸出。合作項目上的民主生活會,項目經理會對整個項目當月的工作情況進行總結和回顧,并部署和安排下月的工作計劃和目標。民主生活會的最后一項重要議題,就是批評和自我批評。項目經理會要求各小組寫出三條自身需要改進的方面和兩條其他小組或項目經理需要改進的方面,并由其進行闡述,開成真正的務實會,實現問題的改進與團隊的共知共促。一些人懷疑華為公司的自我批判是作秀、是不可持續的,從這里可以看到,自我批評已是滲透到華為骨子里的企業管理特質了。
八、全面培訓讓新人快速成長
華為的員工培訓,不只是公司規章制度的宣貫,也是新人成長的第一起點。華為公司相當重視,如任正非就曾多次“答新員工問”,讓新員工盡快上崗。華為有非常成熟的新人培育計劃,在華為公司,不唯學歷,并且員工有轉崗到自己最合適位置的機會,使不少新人脫穎而出,實現快速的“從少將到將軍”的破格提拔。
華為還有一個特別管理手段,主管要向員工主動交流,這樣就有很好的經驗輸出,讓新員工快速成長。華為對新員工進行全方面培訓,包括企業文化、團隊協作、市場營銷等,可以提高團隊的工作效率,也不用擔心某個職位上的員工鬧情緒,甚至辭職,因為你馬上可以找出十個甚至幾十個能夠勝任該職位的員工。
九、實戰中管理團隊
華為團隊管理所涉及的各項管理活動不是孤立于業務活動而單獨存在的,只有把管理活動真正有效地融入業務活動,在做好業務的同時做好人員管理和團隊建設,在交付高質量產品和服務的同時,還交付成功的團隊,邊打仗邊練兵,打造出一支能打硬仗、敢打硬仗的隊伍。2021年6月26日,華為心聲社區發布的《任總與2020年金牌員工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中,任正非提到:“人類社會沒有哪一步的前進是容易的。我建議大家看一看《覺醒年代》,在共產黨成立初期,李大釗、陳獨秀為了推動革命,脫下長衫,走入工農,到工廠去教工人們識字,提高大家的文化水平,傳播革命道理。百年來我們走過了多少曲折。”任正非是部隊軍人出身,雖然四十多歲才成立華為,但軍隊管理經驗也已深深在他開辦企業時扎下根,所以我們說他的經營管理體系是東方傳統文明、西方科學管理以及軍隊管理經驗的結合,而軍隊的經驗基本在實戰中才有體現,所以,他形成了自己的獨特“軍事作戰體系”。大家最熟知的應是最近幾年推出的軍團制,而讓聽得見風炮聲的人呼喚炮火、只對準一個城墻口沖鋒、針尖戰略、壓強原則、干部后備隊等,都是在實戰中培育與管理團隊的一些重要體系、機制與手段。
十、訓戰,成就華為“鐵軍”
任正非在華為大學培訓時有句著名的定論:仗怎么打,兵怎么練。說盡了華為成就“鐵軍”的特別方式與團隊建設的極端重要性。任正非說,隊伍不能閑下來,一閑下來就會生銹。所以,華為通過團隊建設十大要素的融合性打造,使華為一路披荊斬棘,所向披靡。正是在這樣的理念與行動下,華為團隊成了無堅不摧的“鐵軍”。就像那架作為華為宣傳的傷痕累累的飛機一樣,仍能作戰,仍能奮斗,飛向成功的彼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