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隊伍做事業一定要提升境界格局,避免“武大郎打中鋒”和“孫悟空推輪椅”
員工干活用能力,領導干活用能人。做成大事的基本思路就是:先人后事,把合適的人安排在合適的位置上。
那么一個帶隊伍的管理者在這方面會出現兩種問題,第一種問題就是領導心胸有點窄,容不得比自己水平高的人。做一個比喻,這有點像武大郎開店,武大郎身高1米5,二級經理1米4,三級經理1米3,門童1米1,武大郎是全公司個頭最高的,工會組織活動武大郎打中鋒。這個實際上是一種走下坡路的衰退管理,真正出色的管理就是武大郎開店,招一個二級經理是姚明,上來鞠躬說領導我聽你的。
所以要想成就一番事業,一定要調動各方面的優秀人才,把他們安排在合適的位置上,給他們講愿景、搭平臺、多關懷,讓他們在公平公正的環境當中每個人都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華。
所以大家看《水滸傳》里邊,王倫看到豹子頭林沖要想上梁山,他的第一個念頭就是這個人比我厲害,這個人水平比我高,我一定要把他淘汰了,想盡一切辦法也不能讓他加入我的團隊。這種心胸狹隘沒有境界的團隊帶頭人是沒有前途的,我們給這種模式起個名字,就是“武大郎打中鋒”的模式。
以上這一段內容最早是在2012年我在課堂上講過的,我看現在有的老師在抖音上還一字不差的復制我這個內容,不過他們復制這個內容的時候并不知道,其實我們后邊還有一個后續的內容。
第二種問題就是,整個團隊每個成員都在學習、都在進步,偏偏團隊的帶頭人進步得比較慢、成長得比較慢。大家看西游記這個取經團隊,孫悟空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八戒、沙僧、白龍馬都能騰云駕霧,問大家這個團隊的速度等于孫悟空的速度嗎?并不等于;那這個團隊的進步速度等于大家的平均速度嗎?也不等于;整個團隊的前進速度等于唐三藏的速度。這個就是,領導有多高,隊伍就有多高;領導有多快,隊伍就有多快。
假如領導本人成長進步得比較慢,那帶來的結果我們可以用一個形象生動的比喻來描述,就是“孫悟空推輪椅”,推著唐三藏上西天取經,空有一身本事、一腔熱情他也用不上啊。所以在帶隊伍的時候,這種“武大郎打中鋒”、“孫悟空推輪椅”的模式,是必須要克服、必須要避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