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看氣概,富貴看精神
最近有句話很火,說人跟人的交往,“始于顏值,陷于才華,忠于人品”。看人呢,就要看顏值、看才華、看人品。其中,顏值是入門因素,才華是晉級的因素,而人品是長久的因素。
在人力資源當中有專門的選人用人的環節,其中就涉及到如何看人這個話題。在這個話題之內呢,它會使用一些心理學、博弈論、組織行為學,再加上一些中國古代文史哲的例子,綜合起來講這門專門的智慧。
說到看人呢,我要提起一個人,這個人是曾國藩。曾國藩就強調,看人吶,不光要看他的言談舉止、過去的簡歷、未來的想法,還必須要看他此時此地的精氣神。所以,曾國藩說,“功名看氣概,富貴看精神”。
那如何看氣概和精神呢?今天我專門講一句——“富貴看精神”。我們選的例子在《左傳》、《孔子家語》,還有以前談到的一本書《智囊》里都有記載,這個例子是子貢觀禮。
魯定公十五年的正月,魯國的下邊有一個小屬國叫邾國,邾國的邾隱公來朝拜魯定公,于是就要搞一個盛大的獻玉圭的儀式。 孔子帶著一堆學生觀禮,其中就有智者子貢。
在觀禮的時候,子貢就看到這個邾隱公獻玉圭的時候,高高地昂著頭,一副趾高氣揚、老子天下第一的樣子。而魯定公接這玉圭的時候,低低地彎著腰、垂頭喪氣,一副十分衰弱的樣子。所以子貢就感慨:“嘉事不體,何以能久”。
大家注意這八個字,什么叫“嘉事不體,何以能久”呢?就是辦這么喜慶、祥和的好事兒,連自己的精神狀態都調整不好,那么他在那個富貴的位置上,恐怕就長久不了了。
所以,子貢給這兩個人做斷語,說邾隱公驕傲自大,有可能會遇到內亂,而魯定公卑俯衰弱,有可能有暗病。這兩個人都不長久于富貴。因為魯定公是東道主,東道主先出事,所以斷定他不久就要鬧大病去世。
果然,沒多久,魯定公真的就得病去世了。所以,孔子就感嘆呀,說子貢真是太聰明了,被他不幸而言中。你看,我們常說一個成語“不幸而言中”,就是從這個典故里邊來的。
所以,由子貢觀禮這個典故,我們推斷出一種看人的很簡單的方法,就是看這個人在處理些重大事情的時候的精神狀態。如果在慶典、婚禮、聯歡會這樣歡樂祥和的場合,他都提不起精神來,那說明他身體不好;如果在這類似的場合,他表現得特別狂妄自大,甚至有點兒過火了,那么他的人際關系就要出問題。
總結一句話:大處看天下,小處看人。看天下要看大處,看人就看小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