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勵員工?
所謂激勵,指用一定的方式扣動員工的心靈扳機,使得員工工作具有積極性,樂意做出自己的貢獻。
如何激勵員工?這是很多企業所關注的一個課題。員工積極性不高,企業也很頭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看一個小故事,這是故事發生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一家美國工廠。
工廠老板為生產產量提不上去而著急。這一天,快下班的時候他來到了車間,詢問工人今天的產量是多少?工人就說,今天完成了6件產品。這位老板就在車間里面的一塊白板上寫下了數字“6”,然后繼續思索如何在這個基礎上提升產量。
晚班工人來接班時,問白班員工白板上的這個“6”字啥意思?白班工人回答說,今天老板來了,問我們產量是多少?我們告訴他生產出了6件產品,他就在白板上寫下了這個“6”。
第二天一早,老板因為一點事情再次來到車間,驚奇地發現,黑板上的數字變成了“7”。老板面露喜色,對白班的工人說了一句:“看來夜班的那幫家伙真不錯。”
白班工人看到人家夜班沒有管理人員值班都比自己干得高,覺得怎么著也不能輸,于是熱忱地投入到工作中,當白班工人下班時,他們自豪地在白板上寫下一個大大的“8”字。
幾個輪回下來,每個班次的產量開始穩定在“10”上下,幾乎比之前的產量提升了40%到50%,老板也沒讓工人們吃虧,及時給工人發放了獎金,這么一個循環下來,工人們的干勁并沒有消退,產量一直保持在10左右。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提煉出關于激勵的四個關鍵詞。
① 競爭讓人與人之間適度地競爭,通過競爭體現差異性,競爭可以使個人或團隊的能力得到發揮。管理學中的“鯰魚效應”,就是在原本缺乏競爭的場合中引入競爭的刺激,從而煥發出人們的工作狀態。競爭,以及由競爭產生的結果,使得激勵有了相應的依據。② 反饋
將競爭結果展示出來予以反饋,故事中,這種反饋就是將當班產量寫在白板上。
比如我們做自媒體,沒有任何轉發、點贊、閱讀量的數據反饋,我們就不知道哪篇文章吸引人,哪篇文章還不能打動他人,從而失去方向感。
③ 成就感
讓做出貢獻的人獲得成就感,這就建立了正反饋,具有顯著的導向作用。
④ 利益
讓人們獲得相應的利益,從而使得激勵長效化。恰當的利益共享,是強化正反饋的必要方式。
以自媒體為例,如果某人做自媒體每個月有一定的收入,那么這件事就很容易堅持下去。
激勵的四個關鍵詞,競爭、反饋、成就感、利益,也可視作為開展激勵的四個步驟。
簡言之,激勵就是建立正反饋,并強化這個正反饋的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