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無難事 只怕有心人
王安石是如何測試蘇東坡忠誠度
俗話說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官上任要換人。王安石被點了首府宰相以后,他要整合自己的團隊,就要進行干部的考察和選拔。
王安石首先鎖定的一個人是大才子蘇東坡。
不過王安石想一個問題。我們要常用一個人,只要看能力、業績就可以了,常規手段考驗常人。但是我們要重用一個人,讓他成為我們核心骨干,除了能力和業績以外還有另外也是最重要的兩個東西(忠誠和責任)。如果他有能力有業績,但不忠誠沒有責任感不行啊,所以能力業績這是可量化的指標,看看就可以了。但是忠誠和責任是不可量化的指標。用什么樣的辦法能看到一個人內心忠誠和責任,王安石是怎么測試蘇東坡的呢?
這個方法太經典了。
有一天,王安石派手下人去請蘇東學士,蘇東坡就來了。王安石跟蘇東坡閑聊,說大才子啊,聽說你是四川人,你最近回老家嗎?蘇東坡說,我最近真的有安排要回老家。王安石說,蘇學士啊,我這個人比較喜歡喝茶。天下的水我都已經喝遍了,唯獨沒喝過三峽的水。長江三峽的水,這個中峽獨得天地中和之氣。用它泡茶特別好。所以有勞你大駕回家路過三峽的時候請你給我取一罐三峽水,怎么樣?
大家注意這屬于什么問題?
這個在職場上叫大領導托你辦小事。
得出結論叫高看一眼。
大領導來視察工作。說小張去樓下幫我買瓶水。他為啥不讓別人去專門讓你去?為了當眾展示特殊人際關系(我們倆有私人交集,是自己人)
蘇東坡一聽這話,心花怒放。說妥了!我上榜了,那領導要弄桶水不讓別人去,讓我去。這很明顯啊。就說,王相公我一定幫你取來。拿著水罐從王安石府里出來,收拾行囊走長江回老家。
當船過三峽的時候,蘇東坡開始想,我現在取水,裝滿了,再回家待兩個月,罐子里的水都長青苔了,可不行。所以我回去不用取水,等到返程的時候再取水。就拿著空罐回家了。一轉眼這一個月就過去了,蘇東坡收拾行囊開始返回東京。出發前特意有把水罐(王安石給的水罐)放在船頭最顯眼的位置。點自己腦門三下說,不要忘了給王相公取水。然后小船就駛進了三峽。
各位,三峽的地形地貌風景特征是什么樣的呢?看李白寫的詩。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蘇東坡腦子里一個感受就是,啊!三峽!然后就寫首詩謳歌一下三峽。蘇東坡在琢磨寫詩,越琢磨越投入,這小船就像箭一樣駛出了三峽。大約走出了200里了,蘇東坡眨眨眼,一下想起有什么事沒辦。完了,水還沒取船就出來了。
三峽的行程規則是半個月放下行,半個月放上行的。以來一回一個月。蘇東坡想,我一個月就為取罐水,太耽誤時間, 它不就是個水嗎。有什么差別對吧。一樣的是從三峽里出來的,咱就在路邊取得了。
大家記住啊,小事上可以隨意打馬虎眼沒事,大事上還有大人物打交道的時候,大領導托付任務的時候,千萬不要打馬虎眼,實打實,有就有,沒有就沒有。這樣起碼不出問題。
蘇東坡根本沒有想這些,他路邊找一水源清澈地方,然后就拿著水罐取水。托著水罐就回到了東京。
再有一細節,大領導托你辦事,你辦完了現在回營交令,你坐飛機回來了,你先回家洗漱換好衣服整理好再去見領導交付任務呢還是風塵仆仆,拿著這個東西就直接找領導呢。
建議大家選擇風塵仆仆。
如果你面容憔悴,留著鼻血,那效果可能更好!
干重要的事得有場面啊。如果你一副從 容淡定的樣子,人家還覺得你不努力呢。
所以就要趁著風塵仆仆的勁先去交代完工作再回家。這叫工作第一,生活第二。
蘇東坡當然也懂得這個事情,他把水罐打理打理,貼上標簽,弄的干干凈凈,捧著它下船風,塵仆仆來見王安石。
王安石看見后挺感動。說大才子啊,給你添麻煩了,這么大一個大學士還給我拿罐水。
蘇東坡說,能為領導服務是我的榮幸啊。
兩人溝通的很好,然后王說,今天機會難得,我給你個驚喜。讓你嘗嘗我有龍鳳團餅的茶。
而且今天讓你喝一個宰相茶,我來給你泡,讓你嘗。
蘇東坡說,哎呀,我這有口福了。謝謝王相公。
隨后,兩人便落座了。
王安石就在這沖這個茶。這水跟這茶粉一接觸。在杯子里一打轉,這王安石臉突然就變了。
他把茶杯和水壺往桌上一啪,沉著臉回頭看蘇東坡。
王安石就說,蘇學士,你是大才子,你可不該撒謊。
蘇東坡說,沒有啊,誰撒謊了。都是真話啊。
王安石說,蘇學士我問你,你這水是三峽的水嗎?
蘇東坡說,是啊。就是三峽水。我自己弄的。
王安石說,你少來這套。你這水根本不是三峽水。你這個水是出了三峽200里左右路邊太陽曬過的水。應該是下午兩三點鐘你取的。
蘇東坡想,時間地點,這都能給我定位了?還真他媽準。問,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王安石說,人有人性,水有水性。我跟你聊聊這個事啊,為啥泡茶要取三峽水,而且要用中峽水。是因為下峽水太濁上峽水太清,用太清和太濁的水,都泡不了好茶。只有中峽水(清濁正好)得有中和之氣,它泡出的茶才好喝。根據水性,要把茶粉投進去,如果是上峽水,茶粉在水里面會快速打轉。如果用下峽水,茶粉在水里面直接就沉底下去了,是個死茶不打轉。如果用中峽水,茶會先上去再下來再上去再下來,這叫三起三落。
蘇東坡接著問,用我這個水,茶是什么反應呢?
王安石說,用你這個水,把茶粉投進去,有一部分茶在上面打轉,有一部分茶粉直接沉底了。還有一部分茶又上又下,說明水是混合水。而且它混合到這個程度,那一定是出了三峽200里左右才能混合的。又為啥說是太陽曬過的呢?因為在混合的過程中被曬過的水,它能量足,它混合速度快。
聽完后,蘇東坡說,王相公你真的太專業了。考不考慮寫個論文,發篇文章啊。這也太牛了!
又忙解釋道,我呀,路上忙著寫詩了,忘了取水的事了。如果返回去逆行,怕出交通事故,所以就又沒回去取三峽的水。最后就取了路邊的水。說,王相公啊,請你原諒,我下次,一定給你取三峽水。
大家一定要明白,負責任的人反思這一次,不負責任的人承諾下一次!
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我們來說,對領導要說明這次錯誤的原因是什么,問題出在哪,下一次避免的方案是什么,怎么解決等等。從這次問題本身出發。
看著蘇東坡圓滑的態度。王安石站起來把茶收了,水也收了。然后說,蘇學士,這水太差,配不起這個茶,這次咱就不喝了。茶我給你留著。下次有好水的時候再請你,咱再喝。舟車勞頓,回去休息吧。
蘇東坡站起來特別不好意思說道,王相公,得罪了。下次我一定給你取好水。然后轉身走了。
王看著蘇遠去的背影,拍手喊道,來人。
來了一秘書。
王說,拿筆。
邊上秘書給遞上一筆,王拿筆沾墨大筆一揮,把名冊上蘇東坡名字抹去了,并標注一行小字:此人有才,不可重用!
蘇東坡就這樣錯過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