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出臺紓困政策支持中小企業發展
日前,山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發布會,深入解讀近期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山西省加大紓困幫扶力度支持中小企業平穩健康發展若干措施》。山西省小企業局黨組書記、局長薛江炤介紹,今年是山西省市場主體建設年,山西省印發《若干措施》,并同步出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作方案》,形成“1+1”的紓困培育政策體系,為對接市場主體倍增工程、幫助中小企業渡難關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工作抓手。
據介紹,《若干措施》包括10個方面、35條舉措,體現了4個特性:一是制定政策體現連續性。《若干措施》結合山西省實際,保持了既有財稅、金融、穩崗擴崗等各項政策的連續穩定,加大了為中小微企業紓困兜底的支持力度。
二是幫扶措施體現針對性。《若干措施》既重點聚焦有發展前景、暫時面臨困難的高成長性中小企業、中小工業企業以及民生領域服務型中小企業,同時又面向廣大小微企業。
三是促進發展體現指引性。通過強化技改資金支持、知識產權支持與應用、聯合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數字化服務平臺應用等8條具體措施,加快把山西省中小微企業的創新活力、內生動力轉化為核心競爭力、市場競爭力。
四是保障措施體現系統性。通過發揮各級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機構作用,全力推動各項紓困措施落地見效。
山西省財政廳副廳長蔡江澤介紹,針對當前中小企業面臨的突出困難和問題,山西省財政研究制定了涉及資金扶持、減稅降費、融資擔保、政府采購等方面的支持措施,重點從4個方面出招發力,幫助中小企業增強發展活力和市場競爭力。
一是加投入。今年,山西省財政預算安排省級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5.3億元,較2021年的3億元增長76.7%。同時,千方百計統籌技術改造等相關專項資金,拿出更多真金白銀,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助力中小企業紓困解難、創新發展。
二是減負擔。全面落實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緩稅、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階段性免征增值稅、小微企業減征所得稅、增值稅留抵退稅等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稅費優惠政策。
三是紓困難。資金困難是當前中小微企業面臨的突出問題。采用貸款貼息、融資擔保等方式,積極引導、撬動更多金融資源流向中小微企業,幫助企業解決資金困難問題。
四是拓市場。通過提高預留中小企業份額的方式幫助企業獲得更多的政府采購份額。同時,積極應用采購需求管理、優先采購、價格評審優惠等措施提高中小企業合同比重。
此外,山西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副局長潘躍飛介紹,融資擔保機構特別是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是天然的財政資金“放大器”,是逆周期調節的政策工具,是支持中小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截至一季度末,山西省再擔保集團在保余額為299.22億元,同比增長155.08%;服務小微企業和“三農”19.83萬戶,同比增長239.63%。預計到“十四五”末,全省融資擔保行業在保余額將增加至1500億元、每年增長50%,放大倍數提高至5倍、進入全國第一方陣,擔保費率普遍下降至1%以下,新增撬動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貸款逾2000億元,惠及60余萬戶小微市場主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