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數字化轉型市場預測(2021-2026年)
日前,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了《中國數字化轉型市場預測,2021-2026:通過應用場景踐行數字化優先策略》研究報告。本研究給出了中國數字化轉型支出規模和未來五年預測,包括硬件、軟件、服務,也包括云部署模式支出和非云部署模式支出,還給出了數字化轉型支出的前20大戰略應用場景的規模及增長。
報告也分析了中國數字化轉型獨特的市場環境,包括數字化轉型特征、市場驅動因素、市場阻礙因素,并簡要分析了可能影響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三個重大市場變化。并為數字化轉型技術提供商更好地獲取商機給出了六大策略建議。
未來五年是數字化發展的黃金時期
政府十四五期間數字經濟相關的規劃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和資金保障,未來5年數字經濟相關的總投資在15-20萬億元人民幣。疫情等突發事件進一步彰顯了數字化的價值。IDC在2021年的調研表明,由于數字化轉型的投資, 85%的中國企業財務收入改善超過5%,改善超過10%的企業數量占比也達到48%。
2022年,無論全球還是中國,超過50%的經濟(中國約超60萬億元人民幣)是基于數字化或受數字化影響的,中國2022-2026年數字化轉型總支出將達到2.38萬億美元。
數字化優先時代來臨,通過應用場景實現轉型是剛需
數字化優先不是單純的技術或商業模式,而是企業的一種遠景,一種對數字技術價值的認可、期待和行動。數字化優先時代要求規?;瘎撔驴沙掷m化、情景化、實時化。數字化優先也在重新定義數字化的價值:財務價值、客戶價值、生態價值、社會價值。
在行業用戶支出最高的Top 20戰略應用場景領域,制造行業相關的戰略應用場景占主導地位、以客戶為中心一直是剛需、全渠道商務滲透所有行業、基于軟件的數字化創新很關鍵、高速連接與未來工作越來越重要。
附:2022年中國數字化轉型十大預測
預測一:兩位數投資的增長。中國直接的數字化轉型相關投資在2022-2025年的CAGR將增長至18.9%,高于2020-2025年18.4%的CAGR。到2025年底,中國直接的數字化轉型相關投資將占中國整體ICT投資(含第三平臺技術)的51.5%。
預測二:數字化GDP規則。為應對全球新冠疫情,中國各組織加快了對數字化的投資。這意味著,在2022年,超過一半的中國經濟是基于數字化或受數字化影響的。
預測三:面向數字的物理架構。到2023年,中國80%的組織將優先投資于數字化工具,以數字化體驗擴充物理空間和資產。
預測四:自動化企業和生態系統。到2026年,60%的中國組織將利用企業及其生態系統實現自動化,并利用基于模型的企業概念、卓越中心和低代碼/無代碼平臺來進行顛覆式創新。
預測五:數字化韌性領導力。到2026年,50%的中國首席信息官將推動業務轉型,通過戰略性技術路線圖和平臺重構為數字化韌性組織賦能,以實現敏捷、數據驅動、員工協作。
預測六:數字化文化和賦能。利用低代碼/無代碼工具和數據利用的能力。到2024年,60%的中國企業員工將引領轉型,并在其角色中體現數字化韌性。
預測七:數字化韌性。到2023年,50%的中國組織將擴展韌性計劃,以適應未來的業務,與同行相比,將盈利能力、創新率和成本效率提高20%以上。
預測八:數字化投資回報和結果。到2023年,1/3的中國公司將從數字化產品和服務中獲得超過30%的收入,而2020年這一比例是20%。
預測九:數字化夢之隊。到2025年,擁有跨職能領導、數字化夢之隊的公司將比同時代的公司擁有更快的創新速度、更高的市場份額增長和更高的運營效率。
預測十:碳中和與數字化。碳中和計劃是數字化轉型的一個關鍵目標;只有不到15%的組織表示,他們不遵循或未設置到2023年底減少碳排放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