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周轉率翻倍,異常停機時間減半,中節能是怎么做到的?
中節能太陽能科技(鎮江)有限公司通過數字化轉型,庫存周轉率從1.21次提高到2.43次,增長超過100%;異常停機時間從67分鐘降到31分鐘,減少超過53.7%!
本期數轉江湖之《英雄企業榜》分享的是中節能太陽能科技(鎮江)有限公司的數字化轉型之路。中節能在數字化轉型中做了哪些措施來降本增效?對同類型企業何借鑒意義?
文章來源:中節能太陽能科技(鎮江)有限公司
庫存周轉率從1.21次提高到2.43次,增長超過100%;異常停機時間從67分鐘降到31分鐘,減少超過53.7%!中節能太陽能科技(鎮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節能”),是全國首批通過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升級版貫標AAA級評定的18家企業之一,也是對數字能力價值效益感受尤為真切的企業之一。
新形勢下的光伏行業:降本增效成為主旋律
在電價及補貼逐步下調的大背景下, “雙碳”目標給光伏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光伏發展也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從近兩年行業主流企業的擴產速度來看,行業集中度越來越高,如通威、隆基、中環(國資)等龍頭企業會持續擴產,增強規模發展,為企業帶來顯著的技術競爭力和成本競爭力,光伏行業的企業規模優勢、龍頭優勢會突顯,龍頭企業的競爭力和利潤創造能力會顯著增強。同時結合我國當下存在相當數量的分布式光伏電站存在管理混亂、發電效率低下、電站質量問題突出、安全事故頻發等現象,降本增效將成為光伏行業的主旋律。
中節能作為一家主營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的研究、制造和銷售,人工智能應用軟硬件開發、銷售及運維服務的新能源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現有太陽能電池片和組件廠房4座,擁有光伏電池產能1.2GW、組件產能2GW,所供項目總裝機容量已超過5GW。公司在太陽能電池和組件生產線工藝水平和設備自動化程度較高,產品的轉換效率和品質均處于行業領先水平。
圖1 中節能全景圖
故應對行業越來越快的技術進步和產能呈現爆發式增長的形勢下,中節能最終做出了如下戰略選擇:以成為行業主流電池制造商為戰略規劃,聚焦主責主業,在整合現有存量業務,提質增效的同時,進一步挖掘增量業務,加大改革力度,突出科技驅動的新思路,融合數字化及智能化新思維,逐步由單純制造向價值服務企業轉型,實施戶用+智能、戶用+儲能、系統運維增值服務的多元發展方向。
中節能在行業發展的同時,也看到了自身急需突破的瓶頸。公司深刻思考企業需解決的痛點難點問題,結合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戰略,通過打造智能生產與運營管理協同管控能力,解決如下問題:
A. 解決光伏制造行業產品的一致性問題
B. 解決企業成本精細化分析的問題
C. 解決快速制造響應能力的問題
D. 需打造行業特色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帶動行業的成長
E. 需加速制造企業整合及共享,推動光伏制造業轉型升級
F. 需提供集“硬+軟+云+集成+咨詢”于一體的智能制造全場景解決方案
數字能力,重塑企業競爭力
在江蘇智融高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融高科”)的輔導下,中節能結合可持續競爭合作優勢、業務場景和價值模式,確定了擬打造的3大新型能力:智能生產與運營管理協同管控能力、基于訂單的快速響應服務能力、數字化研發生產一體化管控能力。
根據智能高科規劃的路徑,中節能通過打造生產制造一體化平臺管控能力、企業運營智能決策分析能力、全方位信息安全平臺與運營能力的三個能力單元,并實現能力單元間的集成,來實現了對智能生產與運營管理協同管控能力的打造,并通過了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升級版貫標AAA級評定。
生產運營優化
公司為打造智能生產與運營管理協同管控能力,將智能裝備進行改造升級,對ERP系統(PDA系統)、MES系統(SPC系統)、工業互聯網平臺(BI、APP、TPM、TCM系統)等多系統進行集成與開發,建設了“5G+工業互聯網”的數字化工廠,實現連接企業內部制造與經營管理業務全程高效互聯。
圖2 中節能數字化工廠展示圖
建立以客戶銷售訂單為源頭,以庫存、BOM為基礎,實現生產計劃、采購計劃、物料需求計劃自動編制的LRP計劃系統快速響應與精細化管控。同時,實現以4個生產車間為成本中心,按生產任務單為核算對象的系統化成本管理,使生產運營管理在效率、成本、質量方面均得到提升。通過設備多種維度采集和分析數據,實現及時可靠的信息傳遞、響應處理,實時展示,統計報表等功能。
圖3 工時及效率管理數據采集分析圖
實時地掌握每塊組件生產過程、設備工藝參數、工單信息、生產物料信息等,采用多樣化數據實時分析把握和呈現追蹤,實現指標監控,人均生產效能提升、綜合能源費用降低、生產庫存周轉率提高,建立原材料用量與人工耗用量定額標準,控制生產費用等。
圖4 生產管理綜合采集分析圖
產品/服務創新
公司產品的設計采用ZWCAD軟件進行工藝設計,產品數據管理采用MDM與ERP兩個系統。通過產品綜合設計仿真優化將設計與制造同步關聯,并結合工藝設備的性能指標進一步優化生產工藝,實現產品生產設計一體化。通過互聯網+移動應用與產品開發,實現企業向“產品服務一體化供應商”的轉型。客戶可通過中節能APP客戶體驗中心微信客戶端掃描二維碼查詢到產品使用的原材料、加工設備、加工人員、設備數據及測試圖片等,達到企業整個生產制造的實時監控及全方位管理。此外,中節能將客戶發展、客戶合同以及后續發貨回款進行完整業務系統化串聯與管控,將售后服務/維護數據反饋到產品設計階段,協助優化產品性能,加快產品創新,推動主營業務的核心競爭力,以提升業務增長。
圖5 中節能全方位實時監控管理圖
業態轉變
智能生產與運營管理協同管控能力的打造,促使中節能、鎮江電信與華為公司進一步協作,共同協力打造5G+工業互聯網智慧園區,推動行業發展。此外,通過MES、ERP、SPC、TCM、BI、TPM、OPC、IOT、工業APP、云平臺、5G、AI缺陷識別等多系統集成應用,實現了從采購、設計、生產到銷售、物流、電站運維服務的全價值鏈數字化管理,形成數據驅動的信息生產、信息服務新業態。未來,將進一步利用各類智能無人值守設備,依托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5G、區塊鏈等高新科技,作為智慧科技和數據應用的載體,打造信息化、 數字化、智能化的自主研發光伏電站運維平臺,構建數據共享、協同聯動一體化管控,為新能源電站實現集團-區域-電站多級管理模式,能夠滿足不同企業用戶的信息化需求和應用場景。幫助全面整合內部資源,提高企業運營效率,實現電站規范化、軌道化、精細化管理運維,降本增收。中節能作為國家級綠色工廠,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深度應用下,不斷提升節能、環保、綠色、低碳管控水平,大幅提升資源、能源利用率。
圖6 “集團-區域-電站”多級管理模式圖
庫存周轉率翻倍,異常停機時間減半
通過數字能力打造,中節能超預期地實現了多個價值效益目標,組件生產計劃完成率、組件設備稼動率、電池良率、采購及時率、訂單及時交付率、電池平均效率、掃碼系統在線率、電池人均產量、業務收入等均有顯著提升。此外,公司的庫存周轉率更是得到翻倍增長,設備異常停機時間減半。
表1 信息化環境下新型能力的量化指標達成情況表
未來,中節能計劃繼續打造基于訂單的快速響應服務能力、數字化研發生產一體化管控能力等。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5G、區塊鏈等新科技作為數字化應用的載體,致力于構建太陽能智造/智維協同創新云平臺生態圈、打造“平臺+生態”模式,探索更多數字化轉型賦能的新可能。
圖7 構建太陽能云平臺生態圈,打造“平臺+生態”的模式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