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對兩化融合標準體系建設提出了哪些要求?
近日,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印發《“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對我國“十四五”時期信息化發展作出部署安排。《規劃》是“十四五”國家規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導各地區、各部門信息化工作的行動指南。
《規劃》指出,“十四五”時期,信息化進入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的新階段。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是順應新發展階段形勢變化、搶抓信息革命機遇、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加快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內在要求,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舉措,是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由之路,是培育新發展動能,激發新發展活力,彌合數字鴻溝,加快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必然選擇。《規劃》從加強組織領導、健全政策體系、強化隊伍建設、規范試點示范、強化戰略研究和加強輿論宣傳等6個方面保障實施,確保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規劃提出,推進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應用,實施“上云用數賦智”行動,打造大數據支撐、網絡化共享、智能化協作的智慧供應鏈體系。建設智慧農業, 加快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物流等產業鏈各環節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構建農業基礎數據資源體系,加快農業科技服務信息化建設,為確保糧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撐。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發展多層次系統化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和創新應用,建設國家工業大數據中心體系,強化兩化融合標準體系建設,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工程。深入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發展。研究制定推動 5G、大數據、工業互聯網、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應用系列指南,加快研制兩化融合度、供應鏈數字化管理、產品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設備上云等兩化融合細分領域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及國際標準。打造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升級版,開發兩化融合自動化貫標工具,引導各地開展分級貫標評定。研究制定兩化融合度評價建設指南,開展兩化融合發展水平監測評估。構建工業大數據管理能力評估體系。鼓勵各級政府在實施貫標、人員培訓、效果評估等方面加強政策引導和資金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