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沒有創新?
華為公司主張開放式創新,特別強調“以客戶為中心”的創新,而且要吸取以前的營養、經驗,甚至成果,再開發出以客戶為中心的產品。
小改進大獎勵
華為公司主張“小改進大獎勵,大改進只鼓勵”的創新機制。
任正非曾經說過:一些小的改進反而是客戶最需要的,這很能切中“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能較大程度滿足客戶需求以及提供更好的服務。而很多“大”創新,往往看上去很炫,實則并不能提供更多的客戶價值。這明顯切中了華為的“以客戶為中心”的創新主張。
隨著華為的世界觀、價值觀的不斷升級,華為公司已經是一個世界級的領先企業,將會有更大的擔當去進行突破性、顛覆式創新。
創新基于基礎研究
華為公司從10多年前開始進行基礎研究。通過多種方式與各研究機構、高校甚至各社會力量進行研究合作。在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學科方面進行發力、攻堅。華為公司有一個神秘的2012室,就是進行基礎研究、前沿研究的。
目前,公司有至少700名數學家、800名物理學家和120名化學家??茖W的研究以及基礎技術的探索,使華為公司有足夠的后勁發展。
跨界創新
跨界創新其實本身就是一種思維突破性的創新,能產生意想不到的創新效果。華為公司與保時捷公司合作進行手機外形開發,與萊卡公司針對相機拍攝的合作,都是一種創新的另辟蹊徑。
虛擬價值創新
華為公司把使用價值之外的價值稱作虛擬價值,虛擬價值包括情感價值、個性價值、文化價值、甚至社會層面的相關價值等等,華為通過虛擬價值創新與引領,反向推動產品的研發創新與升級。所以,現在華為的產品已經不再只重品質和功效,而是在美感、顧客體驗等方面都已經有了非常好的表現。
需求是與時俱進的,并且人的需求本身就是分層級結構化的,如果華為抓住了虛擬價值方面的創新點,那么將會帶來無邊界的可持續發展,也能更好地滿足顧客需求。
2015年,任正非在員工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我們的使命是為人類的繁榮創造價值,為價值而創新,創新一定要為這個目的,不能為了創新而創新。首先自主創新的提法本身有片面性,我們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進。
創新方法、氛圍、精神
華為公司每年6月-8月例行舉辦創新大賽,參賽選手提交創意、員工進行網上海選。2014年創新大賽的參與人數400多人,2015年、2016年參賽人數都達到了2000多人,近年來參與的創新人數直線飆升了好幾倍。
華為公司的創新模式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11年之前作為行業追趕者的創新模式,第二階段是近年來作為行業領先者進入無人區之后的創新模式。
德魯克指出,創新的成功不取決于其吸引力、科學內涵和靈巧性,而取決于它在市場上的成功。
任正非是極具冒險精神的。
1992年,華為營業額首次突破1億元大關時,創業合伙人建議把利潤給分了,但是任正非依然堅持把全部利潤投入新產品的研發當中。1998年,華為憑借在國內市場的良好表現成為本土領先品牌,面對榮譽和掌聲任正非做出了一個偉大而又冒險的決定:晉級海外市場。
為了更好地鼓勵創新和營造創新氛圍,任正非在2000年專門寫過一篇文章《創新是華為發展的不竭動力》。文中提到:華為自始至終以實現客戶的價值為經營管理理念,以此中心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斷進行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