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放數字化轉型根本價值 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4月7日,德勤管理咨詢公司發布《2021技術趨勢》報告。報告研究了新冠疫情在過去一年來對企業戰略、運營和技術帶來的連鎖反應,論述了其重大發現:全球企業正在加速數字化戰略轉型,從而構建“韌性”。這意味著,在疫情常態化時期,高度不確定的市場波動可能會成為新常態,中國企業要把握最新技術趨勢,敏捷地應對變局、著力打造核心競爭力,實現“韌性”發展、基業長青。
在本次發布的《2021技術趨勢》中還提出了未來18-24個月驅動企業發展的九大技術趨勢,如:企業系統遷移至云端,釋放組織的數字勢能;數字化辦公將扮演更重要角色;數字化將與線下實體相結合,創造完美的交易體驗等。
數字化轉型賦能業務創新和組織變革
疫情以一種出人意料的方式推動了各類企業加速數字化的進程。尤其隨著國家推出的一系列政策,重申數字化轉型升級的國家性和緊迫性,并將我國數字經濟社會的中間力量企業放置在推動數字化轉型排頭兵角色。自此,在疫情推動下,數字化轉型從企業推動的市場創新上升為自上而下的全面布局。
步入“十四五”,我國將加快數字化發展,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轉型,加快數字社會建設步伐,提高數字政府建設水平,營造良好數字生態,建設數字中國。
對于企業來說,數字化轉型不僅是為了戰略與運營更加敏捷高效,更是為了響應急劇變化的市場需求和客戶預期。華云數據董事長、總裁許廣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企業創新的重要基石,幫助企業重構業務流程、重構用戶體系、重構產品服務、重構商業模式、重構運營管理,以協同創新驅動效率變革,助力企業釋放數字生產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以華云數據為例,作為中國領先的綜合云計算服務商,多年來通過自主創新的云計算技術,助力黨、政、軍及企業用戶數字化轉型、推動國家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發展。目前,華云數據業務覆蓋全國及海外市場,幫助政企、金融、國防軍工、教育、醫療、能源電力、交通運輸等十幾個行業的超過30萬的用戶提升IT能力,實現業務變革。
然而對于大多數企業而言,在不同階段的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都會遭遇能力、價值等方面的轉型痛點,轉型之路很難一帆風順。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何寶宏表示:“數字化轉型的最大困難是轉型,這個轉型并不是簡單地把數字化技術引入到企業中就夠的,而是要企業的組織架構、企業管理和企業文化的共同轉型”。
“的確,我們在和用戶深刻溝通中對此也深有體會”許廣彬表示:“用戶最根本的需求除了將基礎設施上云、業務數字化后,還需要通過云計算、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再反向賦能到企業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去。對于用戶來說, 數字化轉型的最終目的是要服務于業務的轉型,驅動業務的創新和組織的變革。”
開創數字化轉型新局面
數字化轉型是服務結構調整、加速新舊動能轉化、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我國圍繞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行業數字化轉型、促進融通發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積極成效。據悉,下一步,我國將鼓勵第三方機構持續完善數字化轉型配套標準體系,并加快推廣。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烈宏表示,一方面,針對數字化轉型需求企業,通過相關成熟度模型幫助其了解自身數字化發展程度,找出短板弱項,明確未來發展方向;另一方面,通過促進相關標準落地,對數字化轉型供給企業的服務能力進行客觀評價,引導其不斷提升數字化轉型服務的質量與可信度,構建公平規范的市場秩序,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標準配套體系的發布,將使得各行業、各領域更加堅定、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地推進數字化轉型工作,著力實施行動計劃、推進試點示范、突破核心技術、營造良好氛圍,努力開創產業數字化轉型新局面。
從目前來看,推進產業數字化,打造數字產業集群,科技企業將發揮“主力軍”作用,產業數字化聚焦的是傳統產業的核心生產場景,提高的是整個產業的競爭力和經濟水平,產業數字化需要依靠企業實現。
許廣彬表示,華云數據作為政企用戶數字化轉型背后最堅實的力量,將以國家戰略為指引、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發揮自身技術優勢,不斷以創新成果助力中國政企用戶數字化轉型,支撐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