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馬經濟開發區:打出組合拳 蹚出新路子
創新是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近年來,侯馬經濟開發區聚焦“六新”,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以省級雙創示范基地為依托,打造科技成果轉化、金融、人才“1+3”創新創業公共服務平臺,全方位支持企業創新發展,打出了組合拳,蹚出了新路子,1至10月主要經濟指標在全省開發區中排名第4位。
山西好利閥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侯馬經濟開發區的一家專業從事高端智能閥門研發生產的企業。楊智是該公司“職工創新工作室”的技術帶頭人,最近他領導的團隊剛剛完成了雙導向等百分比調節閥研發工作,獲得了2020年山西省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優勝獎。他說,這個創新成果,能提高閥門的調節性能,增加調節的準確性,并減少現在市場上閥門反復更換的成本。
近年來,山西好利閥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從人才、技術、資金三個方面加大投入,引進和培養了16名高級工程師等技術人員,其中有5名技術人員入選山西省三晉英才支持計劃;先后獲得了45項技術專利、20余項創新獎項,今年再次斬獲第九屆全國創新創業大賽山西賽區一等獎。該公司電控總工程師李紅偉表示,公司的技術在不斷創新,產品質量也在不斷提高,“有了專利后,我們的企業一定能實現高質量發展。”
在侯馬經濟開發區的重點扶持下,憑借持續的創新能力,山西好利閥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建成了完整的閥門生產線和完善的產品檢測實驗室,生產的高性能系列閥門產品質量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產品出口至俄羅斯、丹麥、沙特阿拉伯、越南等地。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以來該公司營業收入達6000余萬元,實現利稅800余萬元。該公司辦公室主任魏從軍介紹,公司每年投入的研發資金都在180萬元以上,開發區給予公司的各類創新扶持資金也達到了600多萬元。
像這樣的企業,在侯馬經濟開發區還有30多家。去年以來,侯馬經濟開發區為企業兌現高新技術企業獎勵、專利獎勵等各類資金1.02億元,累計建成省級和市級技術研發中心6個,公共服務平臺9個,科技孵化器5個,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8家,區內企業獲得各類國家專利313件。
侯馬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崔玲玲表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的目標。“十四五”期間,侯馬經濟開發區將圍繞這一目標,在“1+3”雙創平臺基礎上,繼續構建和完善創新生態體系,尤其是重點聚焦“六新”,圍繞智能制造、醫療健康、現代服務三大主導產業,在政策供給、金融扶持、孵化器和研發中心建設等各個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全面優化環境,提升創新引領能力,推動開發區高質量轉型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