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交控:堅持“以我為主”探索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之路
2020年7月31日,江蘇交控“數字轉型通達未來——‘六朵云’階段性成果發布會”在南京召開,介紹了“十三五”以來江蘇交控在信息化建設、數字化轉型、推進“交通強國”戰略和高質量發展的實踐成果。大會線下和線上同步發布,來自交通運輸部、江蘇省政府、國資委、交通廳、公安廳的多位領導和社會各界人士500多人現場參會,另有150萬人次在線觀看了直播。會后,中央電視臺、人民網、新華網等多家知名媒體發表原創文章50多篇,江蘇交控的數字化轉型成果引起了交通行業和IDC圈內的巨大反響。
江蘇交控數字化成果為何引發巨大反響
一是順應科技變革的新趨勢。以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興技術已經深刻改變了世界,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明確提出要加快“新基建”,標志著一個新時代的到來,數字化轉型被按下“加速鍵”。江蘇交控在十三五期間前瞻性的預見到數字化轉型是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瞄準發展前沿,把握發展趨勢,提前布局新基建,打造云業務平臺,在2015年即完成集團總部全部業務系統上云,在2017年成為全國路網內第一家用“云”來支撐業務的省級交投集團,江蘇交控在十三五期間打造出“六朵云”,展現江蘇智慧交通發展的高水平,改變了交通路網運營管理模式和社會服務形式。
二是符合產業變革的新方向。今年4月,江蘇省政府發布《交通強國江蘇方案》,全面開啟交通強省建設新征程。江蘇交控作為江蘇省交通建設的重要組成力量,圍繞“加快建設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這一“最迫切”任務,堅持系統謀劃,突出創新驅動,加快轉型升級,在推動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江蘇交控“六朵云”智慧成果,是回應《交通強國江蘇方案》的一次精彩答卷,是國企責任擔當的一次華麗展現,對江蘇著力構建高水準的智慧交通體系起到了引領示范作用,對整個交通產業數字化將產生積極而深遠影響。
三是激發企業變革的新動力。作為江蘇省屬國企“排頭兵”和“領頭羊”,江蘇交控一直肩負著“交通強省、富民強企”的崇高使命,承載著江蘇交通投融資的“主渠道”功能,始終堅持服從和服務于江蘇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為江蘇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提供了硬核支撐,為江蘇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江蘇交控在推動改革創新、加速轉型升級中,牢牢抓住數字化轉型的全新歷史機遇,信息化發展“脫胎換骨”,引領企業治理體系和服務模式發生深遠變革,發揮了國有企業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中的引領作用,也為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經驗參考。
江蘇交控數字化轉型探索何以取得成功
一是堅持“以我為主”的發展道路。從不指望于人也不受制于人,江蘇交控的信息化核心團隊,以互聯網思維作為指導理念,自主編制數字化轉型專項規劃,自主搭建“云、網、邊、端”整體DT架構,以業務為中心,貼近數字化轉型,自主實踐“敏捷迭代”的開發模型,自主開展軟件產品設計,自主參與平臺測試與運營……江蘇交控充分掌握數據、產品、研發、運營、安全等核心要素,牢牢把控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方向盤”和“發動機”。
二是堅持“集中統一”的建設理念。我一直認為數字化轉型必須要“一把抓”,嚴格禁止各“抓一把”,江蘇交控堅持專業優先、業務優先、客戶優先,建設全系統統一應用平臺和唯一數據中心,全力做好統一平臺應用和數據匯聚工作。通過建設-應用-優化-再應用,不斷激發工作流程再造,引領支撐企務、業務、服務的優化完善,實現集團上下、企業內外全面集中管控和信息共享。形成覆蓋全面、統籌利用、統一管理的服務平臺。各板塊、各單位、各部門之間打通數據和業務壁壘,充分發揮出全系統的整體優勢,不斷釋放數據服務價值。
三是堅持“開放融合”的合作態度。我們深知,只有開放才能獲取更豐富的業務需求和技術支持,才能刺激融合能力的生長;只有融合,才能形成完整的業務布局和共贏生態,才能進一步提升開放的價值。江蘇交控始終堅持將好的理念、好的技術引進來,也愿意將成功的經驗、成熟的產品分享出去。在“六朵云”建設的過程中,我們在全國交通行業率先使用公有云部署各類應用,成為互聯網平臺聚合生態的標準底座,通過加大“引進來”的力度,與合作伙伴共建生態圈,聚焦形成優勢場景,成就了合作共贏的信息化建設之路。
四是堅持“敢于突破”的創新精神。江蘇交控20年來一步步轉型發展、追求卓越,靠的就是創新突破。我們堅持做創新發展的探索者、組織者、引領者,勇于推動組織創新、技術創新和市場創新。在數字化轉型方面,我們“以出行者為中心”進行理念創新,“以業務為靈魂”進行路徑創新,“以互聯網為標桿”進行技術創新、“以數據為主線”進行管理創新。我們特別強調集成創新和應用創新,收獲豐碩成果。我們第一個讓省域交通平臺走向全國,第一個打造自主可控的多業務承載SD-WAN網絡,第一個將道路監控視頻公之于眾,第一個用數字服務實現收入。
五是堅持“腳踏實地”的匠心品質。江蘇交控的企業精神就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擔當,特別能奉獻。無論是除冰掃雪的最前沿,還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線,都能見到我們吃苦耐勞、勇于擔當、甘于奉獻的干部職工。數字化轉型是一個遵循規律、循序漸進的過程,買不來、搬不來、急不得,既要有只爭朝夕的干勁,也要有滴水穿石的韌勁。江蘇交控準確把握信息化的發展規律,不圖虛名,不搞花架子,不追求單點創新,堅持系統思維、以我為主、腳踏實地,堅持用“匠心精神”打造“實用、好用、管用”的平臺。
江蘇交控如何邁入數字化轉型的新時
第一,要在戰略謀劃上爭取領先。我們要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數字化轉型已作為核心戰略列入集團十四五發展規劃,點燃新的發展引擎,努力將江蘇交控打造成為四大高地:一是關鍵核心技術創新高地,全國一流的智慧交通理念和技術策源地、數字化解決方案輸出地;二是企業數字化治理示范高地,用數字化重塑業務流程,實現用“數據決策、數據服務、數據創新”;三是公眾數字化出行體驗高地,讓出行公眾切實感受到智慧交通帶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四是江蘇數字經濟產業發展高地,不斷壯大產業規模與能級,提升數字經濟產業鏈位置,助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增強國際競爭力。
第二,要在體系支撐上敢為人先。一是要優化組織機制,數字化戰略是“一把手”工程,全系統層面我來親自掛帥,各單位、各部門主要領導也要親自出征。要注重頂層設計,實現面向數字化轉型的企業組織與管理變革,建立各司其職、協同合作的管理架構,明確信息化決策層、管理層、技術層、應用層的責權邊界,實現管理統一、技術統一、平臺統一和數據統一。二是要優化科研機制,以“小中心、大協作;小領域、大市場;小團隊、大平臺;小投入、大產出”為原則,設立“江蘇數字交通研究院”,打造成交通運輸行業數字經濟的新增長極。三是要優化人才激勵機制,健全薪酬等激勵措施,完善配套政策,加快培育高水平、創新型、復合型數字化人才隊伍,造就數字化轉型的中堅力量,同時加快激發基層活力,營造勇于、樂于、善于數字化轉型的氛圍。四是要優化考核機制,充分發揮好考核“指揮棒”作用,以價值效益為導向,跟蹤、評價、考核、對標和改進數字化轉型工作,加強動態跟蹤和閉環管控。保證數字化考核指標在經營績效考核中的比例,確保一張藍圖繪到底,不見成效不收兵。
第三,要在核心能力上一馬當先。一是加快發展數字科技,加強關鍵5G、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數字孿生等技術攻關和布局,加快“云網融合”等新一代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步伐,筑牢數字經濟發展的技術底座。二是加快推進數字基建,繼續打好“新基建”的關鍵仗,構建適應江蘇交控業務特點和發展需求的“數據中臺”、“業務中臺”、“網絡中臺”等中臺,形成敏捷高效可復用的集團級數字技術賦能平臺,為業務數字化創新提供高效數據及一體化服務支撐。三是加快完善數字治理,發揮數據要素對創新和增長的推動作用,建立集團數據治理體系,明確數據治理歸口管理部門,建立覆蓋全業務鏈條的數據采集、傳輸和匯聚體系。打通企業內外部、供應鏈上下游的數據孤島,創新數據融合分析與共享交換機制。四是加快發展數字貿易,依托消費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雙輪驅動,進一步提升數字經濟的效益與質量。構建智慧交通的應用中心,打造江蘇交控數字商城,重塑行業創新方式、生產范式、組織形式和商業模式。
第四,要在轉型成果上奮勇爭先。我們要通過持續推動數字化轉型,來帶動我們整個企業的創新升級,對內加快產業化溢出,在數字化成果搶占技術高地的同時,率先生成應用轉化能力;對外實現產品化溢出,以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數字創新產品,不斷創造市場價值。加強跨界合作創新,與內外部生態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形成融合、共生、互補、互利的合作模式和商業模式,打造互利共贏的價值網絡,加快構建跨界融合的數字化產業生態。
數字化轉型是長期的系統工程,轉型目標的實現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個持續探索實踐的過程,更是一場全員參與的革命。我們要堅定信心、久久為功,用數字驅動轉型發展,用數字增強領先優勢,用數字通達美好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