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保“鹽池禁墻”保護更嚴了
被譽為“中國死海”的運城鹽湖周邊,存在大量垃圾污染、違章建筑……12月9日,運城市人民檢察院向社會發布信息:目前檢察機關針對上述情況已經啟動公益訴訟程序,并向相關行政機關送達檢察建議書。
運城鹽湖是世界三大內陸鹽湖之一,形成于距今約5億年前的新生紀造山運動初期,運城鹽湖具有四千多年的開發歷史,其也是山西省化工產品的重要原料地。
“現在‘鹽池禁墻’主體大多已毀,只留下部分殘墻。”檢察官介紹,“鹽池禁墻”從唐朝始建,至明朝修筑完備,是歷朝歷代保護鹽湖生產的重要設施,2013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年來,運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鹽湖的生態和文物保護工作,市人大常委會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專門出臺了《運城市鹽湖保護條例》。近日,為進一步發揮檢察長一線辦案帶頭作用,履行檢察機關在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的監督職能,運城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魏亮梅帶領公益訴訟檢察部門干警,利用四天時間行程100余公里,對鹽湖生態環境和“鹽池禁墻”文物保護工作進行了實地調研和走訪。通過實地走訪,檢察機關發現目前運城鹽湖周邊存在大量垃圾污染、違章建筑和文物保護等公益訴訟案件線索。
針對上述情況,運城檢察機關決定對符合公益訴訟立案條件的,依法及時向相關部門發出檢察建議,跟進督促整改。為徹底解決鹽湖保護工作中涉及多個行政部門,且部分難點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的情況,檢察機關依法向相關行政機關送達檢察建議書7份,并與相關部門進行充分溝通交流,力求找準問題整改的切入點和落腳點。下一階段工作中,運城檢察院還將進行跟蹤監督檢察建議的整改落實情況,為運城鹽湖生態和文物保護貢獻檢察力量。(辛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