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圣文化史跡”申報世界 文化遺產工作交流會在京召開
11月24日,“關圣文化史跡”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交流會在京召開。會議指出,“關圣文化史跡”已具備列入預備名單的潛力,在等待國家文物局批復的同時,相關部門要提前開展下一步的實質工作,爭取早日申遺成功。
會上,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工作人員張正秋重點闡述了“關圣文化史跡”的特征與具有申遺潛力的遺產點,開展了對比分析研究和遺產現狀評估,提出了“關圣文化史跡”的申遺策略,確證了“關圣文化史跡”已具備列入預備名單的潛力。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世界文化遺產中心工作人員燕海銘說,“關圣文化史跡”作為中國本土的、具有突出價值的文化遺產,體現了中國文化對東方文明的巨大影響力。“關圣文化史跡”匯總了八處遺產,代表了不同類型、不同受眾階層、不同行業及不同宗教面,完整體現了以遺跡、祠廟、陵寢、會館為代表的物質遺產類型及以祭祀、儀式和戲劇、小說等文學要素代表的非物質遺產類型,已達到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要求和標準。
參加會議的遺產地代表除運城外,還有洛陽關林管理處、周口關帝廟博物館、荊州博物館、當陽市文化和旅游局、當陽市博物館、福建東山縣委、東山縣風動石景區服務中心等。(景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