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推動項目建設決勝收官 強化招商引資積蓄力量
11月18日,市委副書記、洪洞縣委書記黃巍主持召開縣四大班子包聯重點項目及招商引資工作匯報會議,聽取包聯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進展情況,檢點包聯工作成效,進一步壓實責任、凝聚合力,為實現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轉型發展積蓄力量。
11月18日,洪洞縣召開縣四大班子包聯重點項目及招商引資工作匯報會,聽取包聯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進展情況,檢點包聯工作成效,進一步壓實責任,凝聚合力,加快項目進度,決勝年終收官,為實現洪洞高質量轉型發展積蓄力量。
市委副書記、洪洞縣委書記黃巍主持會議并講話。會上,洪洞縣發改局和商務局分別匯報了全縣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總體情況及下一步打算;各位副縣級以上領導匯報了包聯項目進展和牽頭招商工作情況、協調解決問題及下一步打算。
重點項目和招商引資是決定能否“十三五”收好官、“十四五”開好局的關鍵問題。今年以來,為了抓“六保”促“六穩”,更好地“謀好發展”,洪洞縣先后建立了領導包聯重點項目臺賬,組建了招商小分隊,深入推進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
該縣堅持大力度推進項目建設。全面落實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五個一”工作機制,副縣級包聯領導多次深入項目建設一線,了解企業存在的問題和需求,認真研究對策措施,協調解決具體問題,有力地推動了重點項目建設。
同時,堅持廣范圍推進招商引資。積極引進來,主動邀請高端機構、企業到洪洞考察,與省綜改區、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山西農科院、省文旅集團實現了戰略合作。主動走出去,高規格組建了15個小分隊,不斷提升招商引資主動性、能動性,深入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等發達區域,進行了廣范圍、高頻次招商引資活動,拓寬了對外聯系平臺和紐帶。
截至目前,在該縣實施的63個重點項目中,開復工53個,開復工率達到了84.1%,新建的44個項目,開工34個,開工率77.3%;續建的19個項目,復工率100%,省、市重點項目全部實現開復工。聚焦“六新”突破,與70多個企業深入對接,引進了旭陽170萬噸焦化等10多個優質項目,為補齊產業鏈條、打造產業集群增添了動力。
黃巍在主持會議時指出,召開本次會議,是貫徹落實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總體思路和要求以及市委“一三四三”工作思路的具體行動,也是樹立“謀好發展”理念的鮮明要求。通過這次會議,要樹好風向標,把“一切圍繞項目轉”作為經濟工作的主題,提振精神,凝聚合力;要用好指揮棒,通過領導干部帶頭報告包聯情況,以上率下帶動廣大干部在經濟工作一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以此作為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據;要打好持久戰,進一步彰顯縣委、縣政府始終高度重視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松懈,更不會動搖的堅定決心。
同時,會議堅持以項目為導向、問題為導向、結果為導向的鮮明要求,針對當前存在的跟蹤督辦不到底、項目謀劃不夠精、指導督導不精準等問題,要求全縣各級各部門切實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
就做好下一階段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會議強調指出,要精準把握形勢,增強高質量轉型的緊迫感,強化“項目為王”的鮮明要求,樹立以結果論英雄的鮮明導向,堅持用新常態邏輯來研判項目建設形勢和招商引資動向,既要更加注重項目建設效率,還要更加注重招商引資質量。緊扣中央和省委政策導向、決策部署,用好以商招商、親情招商、商會招商等好經驗好做法,持續在專業化、針對性、實效性上下功夫,系統定向精準招商,用堅實的項目支撐轉型發展和創新突破。牢牢抓住中央賦予山西轉型綜改試驗區建設和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兩項重大任務的戰略機遇,沿著總書記指引的金光大道,緊緊扭住項目建設不動搖,進一步拓展資源優勢、區位優勢、產業優勢、園區優勢,持續在深化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中搶占先機,不斷積聚高質量轉型的強大后勁和持久動能。
會議強調,要堅持問題導向,進一步發揮包聯領導的牽頭抓總作用,實行首辦負責制,實現對包聯項目從落地開工到建成達效等各個環節,全程盯辦、全程督導、全程服務,聚焦項目開工、建設、投產、達效等各個環節的問題,強化分析、精準施策、一抓到底,在項目開工方面,重點解決好手續辦理問題,在項目建設方面,重點解決好要素保障問題,在投產達效方面,重點解決好后續服務問題,確保每個項目都能盡早建成、發揮效益。
會議強調,招商引資是一招應多變、一舉求多效的務實之策,必須擺在戰略和全局的位置上進行謀劃推動,要明確主攻方向,進一步提高招商引資的質量成色。要堅持突出工業招商、突出產業定位、突出招大引強,進一步解決好招什么的問題;要堅持精準招商,注重全面招商,開展靈活招商,進一步解決好如何招的問題;要做好前期工作,夯實園區平臺,優化發展環境,進一步解決好拿什么招的問題。
會議指出,項目建設只爭朝夕,招商引資刻不容緩。包聯工作能否做好,是對各級領導干部能力素質、工作作風的重大考驗。各級各部門要聚焦年度目標,盯住突出問題,強化務實擔當,堅持敢于作為,確保善作善成,緊盯目標,全力沖刺,靠前指揮,一線作戰,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勇做難事,擔當作為,統籌兼顧,形成合力,全面推進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不斷為實現洪洞高質量轉型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會議還聽取了洪洞經濟技術開發區對承辦下一次全省“三個一批”活動臨汾分會場相關工作的重點匯報,并要求在精心承辦好會場任務的同時,更要聚焦“六新”抓項目,做好洪洞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約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項目的謀劃和實施工作,為明年“十四五”開好局奠定堅實基礎。(李安安)
重點項目建設巡禮
洪洞陸港型國家級物流園區項目
洪洞縣新二中項目建設工地
洪洞縣新中醫醫院項目建設工地
洪洞全域智慧旅游平臺項目致力于打造全省縣級全域智慧旅游建設的標桿,為洪洞縣“十四五”時期打造國際文化旅游目的地奠定堅實的“互聯網+”支撐。
寒衣祭祖凝聚民族力量 非遺傳承延續根祖情懷
洪洞大槐樹景區舉行庚子年寒衣節祭祖大典
飲福受胙
敬獻五谷
祭祖大典現場
11月15日上午,洪洞大槐樹庚子年寒衣節祭祖大典在景區祭祖廣場舉行。這次祭祖大典上,親人歸來帶給了現場感動和深思。
時隔3年多,中華翟氏宗親聯誼會代表再一次回到了大槐樹老家參加祭祖大典。“2017年,我們來自28個省市的700余名翟氏宗親齊聚這里,在同一個地方——祭祖廣場上,大槐樹老家人專門為我們主持舉辦了一場祭祖大典。”中華翟氏宗親聯誼會副會長翟彥峰感慨道,“再一次回到大槐樹老家參加祭祖,又帶給我不一樣的感觸和感動。”
“大槐樹祭祖讓我們更加團結,聯系更加緊密。”
2017年4月15日,翟氏宗親在這里舉辦了“中國夢·翟門行”首屆中華翟氏洪洞大槐樹祭祖大典,700余名翟氏后裔共同祭奠翟氏大槐樹移民先祖。
“上次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絕對稱得上是我們翟氏宗親發展壯大的一個新起點,讓我們傳承崇宗敬祖、追本溯源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油然而生。從那時起,我們宗親聯系日益頻繁。”中華翟氏宗親聯誼會副秘書長翟衛東說,“我們去長治、晉城、運城,還有河南商丘探訪、尋親、考察,獲得了大量翟氏宗親遷徙和家譜的一手資料,去年還組織成立了中華翟氏宗親聯誼會和中華翟氏商會,我們家族的歸屬感和榮耀感愈加濃烈。”
作為“根祖圣地 華人老家”,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每年都會接到不少像翟氏宗親這樣的宗族的聯系,為他們舉辦祭祖活動。這是我們中國人注重的“儀式感”,更是對大槐樹移民后裔心靈的慰藉、情感的寄托。通過祭祖,更多的移民后裔緊密團結在一起,感受同根同祖、同宗同源的血脈相連之情,深切理解“敬先祖·興中華”之意。
“大槐樹祭祖讓中華優秀傳統孝文化得到了傳承,讓非遺文化在新時代得到了延續。”
2008年,“大槐樹祭祖習俗”被國務院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多年來按照“大槐樹祭祖習俗”的傳統儀程,堅持舉辦清明、中元、寒衣三大傳統祭祖節日的“祭祖大典”,成為傳統非遺文化在新時代得以延續的重要載體,尤其是“洪洞大槐樹文化節尋根祭祖大典”,連續舉辦三十屆,已形成萬人共祭之勢,成為山西根祖文化傳承發展的拳頭力作。
祭祖,在更多的時候是后人表達對已逝先祖感恩、尊敬、緬懷之意的一種莊嚴儀式,其核心是“孝”。大槐樹根祖文化中蘊含的傳統孝德文化,也是景區致力于發揚的文化之一。
“洪洞大槐樹庚子年寒衣節祭祖大典,是對非遺文化的傳承,更是對中華傳統孝德文化的有力弘揚,也是對中華民族飲水思源、不忘祖根精神的現實體現。”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總經理王宏健說,“我們舉辦祭祖大典,讓中華優秀傳統孝文化得到了傳承,讓非遺文化在新時代得到了延續。”這正是大槐樹老家對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讓旅游成為人們感悟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過程”的深刻踐行。
“所有旅游都是出發,來到大槐樹下才是回家。來到山西,我不是來旅游的,我是來尋根、祭祖、讀史的。”
“這幾年經常出來旅游,老家是山西的,所以特別注意山西的旅游發展動態,今年提出‘游山西就是在讀歷史’,我認為特別貼切。”來自河南新鄉的楊玉女士稱自己是大槐樹移民后裔,有家譜為證,祖籍是山西洪洞。說到此次來意,楊女士表示通過大槐樹景區官方微信公眾號得知十月初一寒衣節大槐樹有祭祖大典,便專程趕來參加。“我不是來旅游的,我是來尋根、祭祖、讀史的。祭祖大典結束就請一位講解員,專門聽一聽大槐樹下的移民故事,我想知道我的祖先當年是怎么遷到河南的。”
安土重遷,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中華民族安土重遷的思想自古流傳至今,中國人對老家的特殊情感也早已融入了骨血之中。無論是清明節、中元節還是寒衣節祭祖,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作為億萬華人老家,為移民后裔呈現的,是曾經移民的歷史過往,更是現在的文化傳承、未來的精神永續。
所有旅行都是出發,來到大槐樹下才是回家。(李安安 何東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