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數字化轉型需做好頂層設計
探索數字智能應用,構建采購新模式,必須放在當前科技革命發展大背景和數字化轉型的新形勢下來思考和把握。努力運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實現智能升級,加快實現物資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的新發展、新突破。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審時度勢、高瞻遠矚,積極回應實踐要求,在先后提出實施網絡強國戰略、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治網之道的戰略思想后,又在黨的十九大進一步提出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等戰略目標。時至今日,國有企業作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先行者,在加快推動企業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中取得了積極成效。
一方面積極配合國資監管信息化建設,加強人財物、“三重一大”、國際化經營等集團管控信息系統的建設,并與國資監管信息化系統進行對接,實現了統一聯網;另一方面,積極參與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建設,在為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同時,自身也積累和收獲了眾多成果和經驗。
特別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以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互聯網為代表的現代科技,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并推動了越來越多的“云上”模式快速發展。
如國投集團、中智公司實施“國聘行動”,采用云計算技術開展線上就業服務,實現了全流程零接觸招聘。航天科工集團發揮云端應用優勢,實現了產品研制過程的線上管控,形成了“現場辦公不聚集、居家辦公全覆蓋”的新型工作模式。眾多中央企業基于5G和云技術,開發了VR全景虛擬導購云平臺、數字基礎設施、智能制造、互聯網醫療等新業態新模式,有力推動了現代信息技術與生產經營管理特別是供應鏈方面的深度融合,展現了企業數字化未來的勃勃生機。
但我們也看到,近年來國有企業在數字化轉型方面取得成績的同時,也仍然存在著差距和不足,尤其是在物資采購供應方面有待加強。有的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自覺意識還不夠強。對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意義和深刻內涵理解不深,影響了企業內部數字化轉型理念和文化的形成。有的企業缺乏明確的數字化轉型頂層設計和發展戰略,缺乏對數字化轉型的總體構想和長遠謀劃。有的企業數字化轉型資源短缺,數字化轉型人才融合流動不足、機制不活,數字化安全基礎管理體系薄弱。還有的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存在管理制約,未能形成多部門、多專業、多層級統籌協同推進的局面,難以適應數字化轉型扁平化、敏捷化、柔性化的管理需要。
這些差距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滯了國有企業快速響應市場需求能力和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的提升,影響了企業轉型升級的持續推進。
當前,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之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蓬勃興起,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全球經濟、政治、安全等形勢的突變,使發展環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嚴峻復雜。我們面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市場需求不足、投資和勞動力對經濟發展的驅動作用減弱,以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斷鏈弱化等風險。同時,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快速發展,技術和數據對產業發展的引領作用不斷增強,我們既面臨挑戰,也面臨機遇。
今天,能源雜志聚集各位專家,以“探索數字智能應用,構建采購新型模式”為主題進行研討,很有必要,也非常有意義。下面,我談三點想法與大家交流。
一、要審時度勢、從長計議,做好數字化轉型的頂層設計。
為應對當前形勢,黨中央做出了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戰略部署。前不久黨中央國務院在發布的《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中,提出“加快發展技術要素市場”,并首次以正式文件明確“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的要求。最近,國資委又正式頒布了《關于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的通知》,對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進行部署。我們要深刻領會黨中央的總體戰略和培育數據要素市場的現實意義與深遠意義,深刻理解數字化轉型是時代要求,也是內在需要,增強思想的敏銳性和行動的自覺性。要清醒認識技術和數據已成為數字化時代中國經濟發展的兩大新生產要素,看到數字化轉型必然帶來的發展前景,主動將這兩大關鍵要素嵌入企業發展戰略之中,體現在物資采購和供應鏈構建上,做出整體安排。要堅持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緊密結合企業實際,提出貫徹中央部署和國資委要求的可操作的落實舉措,以保證企業跟上時代步伐,做到轉型升級不落伍,改革發展不掉隊。
二、要發揮優勢、銳意創新,多出數字化轉型的實踐成果。
在紛繁復雜的外部形勢面前,國企要充分發揮體制機制優勢,聯手扛重任做大事。要努力按照黨中央部署要求,加快以創新驅動培育發展新動能。從采購的源頭著手,瞄準產業鏈供應鏈斷鏈弱化的薄弱環節,加大數字化和創新投資中的產學研合作,盡快取得實質性突破。
要加快完善數字化轉型和創新的激勵考核機制,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打通企業內部晉升通道,完善市場化選聘機制,推動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和創新人才隊伍建設。健全企業長效激勵約束機制,同時給予一定的風險承受度,鼓勵自主創新。
要積極探索數字化智能應用新機制,推進兩化深度融合,推進信息系統的平合化、專業化和規模化,實現業務流程再造,為企業物資采購和供應鏈水平注入新動力。
要大力推進從采購環節到企業生產經營及售后服務全過程的數字化轉型,創新新模式,擴大新領域,開拓新市場,以內需市場穩鏈,以技術優勢強鏈,以創新模式提鏈,以高水平國際合作固鏈,促進實現國有企業動力變革、效率變革和可持續發展。
三、要勇于擔當、加強聯合,努力構建數字化轉型發展的命運共同體。
國有企業是我國實體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肩負著經濟、政治、社會三大責任,要有勇于擔當的家國情懷和責任感使命感,自覺在推進數字化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中當好領頭羊。
要加強國企間的資源整合,聯手加大更多的資金需求大、投資周期長、風險較大的數字化和創新技術投資,爭取承擔更多的關系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創新與變革項目,彰顯國家隊的能力和形象。
要主動順應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格局的部署要求,攜手在實現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中實現聯動互動,在“走出去”和“一帶一路”建設中,構建起數字化發展良好生態系統和命運共同體,重構、完善安全可控的產業鏈供應鏈,維護好國家安全、產業安全和民族整體利益。事實證明,國有企業在實施國家對外開放戰略中,已經成為生力軍,應該而且能夠大有作為。
當今世界已進入數字化時代,以人工智能引領的新工業革命正在深刻影響著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國有企業要科學應變、搶抓機遇,認真落實黨中央總體部署,在“十三五”收官、“十四五”起步的關鍵時刻,精心謀劃好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未來發展,繼續為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和實現現代化強國目標做出新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