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爭朝夕抓項目 全力以赴謀發展 ——我市重點項目建設綜述
疾風知勁草,路遙知馬力。越是風疾雨驟,越要保持發展定力、精準發力;越是挑戰嚴峻,越要提振信心、迎難而上。
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我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重要講話精神,把大項目、好項目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主動作為、奮力攻堅,全力以赴加快項目建設步伐,把耽誤的工期追回來、把受到的影響降到最低,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為“六穩”“六保”提供強有力支撐,堅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
據統計,1月至10月,全市420個市級重點建設項目開復工410個,開復工率為97.6%;累計上報完成投資864.2億元,占年度計劃的86%,高于序時進度2.7個百分點。
抓早動快
全力以赴抓開工
3月3日上午,我市2020年第一次項目集中開工暨陜西恒泰氫能利用示范園建設項目開工動員會在澄城縣舉行。當天集中開工217個項目,總投資737.1億元,年度投資361.4億元,涵蓋新型工業、現代農業、文化旅游、教育醫療等多個領域。
重大項目建設始終是經濟發展的“定海神針”,也是經濟工作的主戰場。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我市快速推進“項目建設提升年”行動,以“開局就是決戰、起跑就要沖刺”的勁頭,搶時間、抓進度,力促更多的項目早開工、快建設,推動簽約項目早日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我市今年的省市級重點項目數量、質量均有新的突破。”市發改委黨組成員、市項目建設服務中心主任張王俊介紹,一是項目數量和規模實現突破。市級重點建設項目數量420個,比上年增加60個。年度計劃投資比上年增長3個百分點。二是產業項目投資實現突破。產業項目年度計劃投資占比達到54%,比上年增長近10%。三是省級重點項目實現新突破。列入省級重點項目39個(不含韓城市),年度計劃投資299億元,項目數量和年度投資均比上年有較大增長。四是項目類型和投資結構趨于優化。產業項目、基礎設施項目、社會事業項目年度計劃投資分別占總量的54%、34%、11.6%。五是列入市級重點前期項目數量比上年增加30個,后續項目儲備更加充實。
在第一次項目集中開工后,我市又分別于4月16日、8月28日、10月23日舉行了3次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其中,全市第二次集中開工項目175個,總投資610.7億元,年度投資188.8億元;第三次集中開工項目122個,總投資316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15.2億元;第四次集中開工項目87個,總投資240億元,年度計劃投資65.8億元。以集中開工的形式,我市自我加壓、高效組織,倒逼項目迅速落地和開工,形成你追我趕抓項目的良好氛圍,掀起一輪又一輪建設高潮。
曬比拼超
全速推進抓建設
項目建設是高質量發展的“生命線”,是調結構、促轉型、惠民生的“主引擎”。我市持續強化“項目為王”理念,聚焦“三優化三提升”,深入開展“曬比拼超”活動,在項目策劃儲備、招引落地、建設實施、達產達效等方面做文章,切實提升項目建設質量和水平。
6月18日上午,正威新材料(渭南大荔)納米谷產業園項目在西安成功簽約。8月18日上午,該項目在大荔縣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開工建設。歷時兩個月“加速跑”,項目迎來了從簽約到開工的突破性進展。
快速推進的正威新材料(渭南大荔)納米谷產業園項目,是我市加快項目建設的一個縮影。3月,市委、市政府印發《渭南市項目建設提升年行動方案》,聚焦項目建設全生命周期服務管理,開展項目建設速度、質量、招引、策劃等八大提升行動。同時,堅持市級領導包聯推進重點項目,堅持“一周一會一調度、一月一督一通報”制度,對重點項目實行清單化管理、節點化推進、責任化考核,在項目策劃儲備、招引落地、建設實施、達產達效等方面開展“曬亮點、比貢獻、拼干勁、超先進”活動,全力推動重點項目建設提速提效。
市級有關部門和各縣(市、區)認真落實中省市的部署要求,因地制宜,創新作為,積極為項目建設保駕護航。截至10月底,富平縣、大荔縣、合陽縣、韓城市、蒲城縣、渭南高新區、臨渭區等7個縣(市、區)的年度投資完成率超過序時進度。
以人為本
全周期服務促達效
9月15日,華能渭南熱電聯產項目2號機組順利完成168小時滿負荷試運并移交生產。這標志著華能渭南熱電聯產項目一期建設工程圓滿完成,今冬可向渭南主城區供熱440萬平方米。
華能渭南熱電聯產項目是陜西省、渭南市“十三五”期間的重大民生工程,規劃總投資37億元,工程于2018年4月15日開工建設,2020年9月15日兩個機組全部建成運行。截至10月底,兩個機組累計發電量9.63億千瓦時,實現銷售收入2.55億元。預計本年度完成發電量17.1億千瓦時,完成銷售收入4.27億元。
在項目建設的整個過程,市級領導、相關職能部門、渭南經開區多次調研,現場協調解決有關問題,進一步加強項目要素保障工作,全力做好施工原材料供應,不斷完善水、電、路、氣、訊等基礎設施,為項目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力促項目早日達產達效、惠及百姓。
當前,全市正在開展項目建設百日會戰行動。我市通過開展“項目要素保障百日會戰行動”“項目推進百日會戰行動”“項目達產達效百日會戰行動”,建立項目推進“雙查雙考一提”工作機制,切實解決項目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全力確保年度投資過千億元目標任務的圓滿實現,持續筑牢穩增長根基,為經濟建設、社會發展、民生改善提供了強大保障。
重點建設項目,承載民眾希望、富含發展潛力、匯聚強大力量。“十三五”以來,市級重點建設項目累計新開工919個,建成或基本建成308個,完成投資4449億元。其中,工業轉型升級領域累計完成投資1221.3億元,渭南高新區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渭南經開區中國酵素城、澄城煙廠技改、合陽桂花光伏、黃土旱塬國家光伏應用領跑基地等先后建成投產;現代服務業領域累計完成投資391.4億元,渭華起義紀念園項目(一期)、臨渭桃花源、潼關東山景區、蒲城大唐農副產品物流園等先后建成投運;農業現代化領域累計完成投資393.9億元,白水現代蘋果產業示范園、中墾乳業、合陽生豬“云養殖”、潼關油用牡丹產業一體化先后建成投用;基礎設施領域累計完成投資1534.4億元,合鳳高速渭南段可望年內建成,黃蒲高速部分建成,主城區“四縱四橫”道路提升改造、富平-莊里-淡村紅色旅游公路等先后建成投用;社會民生領域累計完成投資768.4億元,瑞泉中學遷建、渭南市第二醫院搬遷、大荔污水處理廠擴容工程、蒲城生活垃圾轉運體系、石川河富平段治理工程等先后建成投用。
實踐證明,只爭朝夕抓項目,不僅可以跨越發展障礙,還可以撐起渭南發展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