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寧焦煤集團:華麗轉身 綠色蝶變
圖為申南凹焦煤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春虎介紹安全生產注意事項
圖為工作人員在調度監控中心監控生產情況
臨汾新聞網訊 時值深秋,地處鄉寧縣海拔最高的高天山層林盡染,色彩斑斕。在高天山腳下,一座花園式廠區鑲嵌在“綠”的底色中,如若不是高聳的井塔、高大的筒倉,人們很難想象,這里坐落的是一座煤礦。
產煤不見煤 綠色鋪滿園
提起煤礦,很多人的腦海中都會不自覺地浮現出機器轟鳴、塵土飛揚、煤渣遍地的場景。
然而,走進鄉寧縣管頭鎮的鄉寧焦煤集團申南凹焦煤有限公司,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銀杏、塔松、法桐相依相伴,綠草、紅花、香果點綴其中。工業廠區在園林步道的穿引下顯得錯落有致,一幅花園式美景呈現眼前。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申南凹焦煤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打造“安全、綠色、智能、高效”的現代化礦山企業為目標愿景,制定出綠色礦山發展規劃,持續加大礦區綠化、美化、凈化、靚化的投入力度,傾力打造綠色生態文明礦山。
“我們要深刻認識到環保工作的重要性,把環保工作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與安全生產放在同一高度齊抓共管,決不能有任何僥幸心理,對環保存在的問題要嚴格按照新標準、新規范,明確分工、責任到人進行落實。”剛調到申南凹焦煤任董事長不久的楊春虎對礦山的環保工作十分重視,在這位老礦人看來,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做好環保工作,維護好一方青山綠水,是新時代礦業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
本著“整體規劃、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分步實施”的原則,申南凹焦煤不斷加大綠化投入,強化管理,落實責任,提高綠化質量,建成了枝繁葉茂、曲徑長廊、錯落有序的花園式礦山。目前,申南凹焦煤工業場地、筒倉周圍場地、主副立井周邊、停車場周圍、礦井污水處理站周圍綠化總面積達23000㎡;機關辦公生活區綠化總面積33273㎡,綠化系數60%。
原煤不見天 空氣好新鮮
這里是煤礦,但記者在廠區里一圈轉下來,不但沒有看到原煤,連鞋底都沒有沾染上一絲煤灰,這是怎么回事兒,原煤都去哪兒了?
對于記者的疑問,擔任副總經理,在申南凹煤礦干了25年的“老煤礦人”王小明娓娓道來,講述起申南凹焦煤的綠色蝶變之路。
“大家都知道,鄉寧是全國三大優質主焦煤基地之一,是全國一百個重點產煤縣之一,有著‘烏金之鄉’的美譽,我們申南凹焦煤在這方沃土上有近70年的歷史,可謂是座老礦了。”王小明介紹道。
申南凹煤礦始建于上世紀50年代,因地處關王廟鄉申南凹村而得名。從它誕生起,就以鄉寧四大國有煤礦之一而成為鄉寧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以其在煤炭行業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備受關注。
“申南凹焦煤1992年在新選址重建,最終因資源匱乏、開采難度大而退出歷史舞臺。我們現在所在的這個礦區是經過踏勘選址、查閱資料、研討論證、規劃設計、報批立項、籌集資金后,于2011年10月奠基動土,2015年底工程竣工。”王小明說,重建后的申南凹煤礦礦區寬闊、資源豐腴、煤質優良、服務久遠,且技術超前、設備先進、功能齊全、環境優美。“我清楚地記得,當初新礦區建設時,投資了10億元,為的是將其建設成為集一流規劃、一流科技、一流設施、一流環境的現代化綠色礦山。”
建設綠色礦山不僅是“面子”工程,更要看它的“里子”,在這點兒上,申南凹焦煤就可圈可點。
王小明驕傲地說:“別看我們礦年產120萬噸煤,可除了一線職工,其他人員在礦區內是見不到一點兒煤灰的。”
原來,礦井采用了凈化水幕、轉載噴霧、濕式打眼和粉塵捕捉劑裝置等綜合防塵措施,在礦井下,靜壓水管在運輸巷道每隔50米設置了一組三通閥門,其他巷道每隔100米設置一組三通閥門,用于巷道的沖洗。
與此同時,申南凹焦煤建設了3座總容量31500噸的圓形全封閉儲煤筒倉和一座總容量120噸的矸石倉,這樣一來,原煤見不著了,煤味也沒有了。
王小明說:“原煤輸送和轉載我們采用了封閉式皮帶走廊,并在各轉載點設置了灑水噴霧降塵裝置。篩分車間也采用了封閉式管理,并安裝設置了布袋除塵器和集塵罩,集氣效率達到90%、除塵效率達到99%。可以說,煤在輸送的過程中不會出現散落、揚塵等情況。”
只有抓實抓細,才能讓環境真正變好。申南凹焦煤不僅實現了原煤從井下到筒倉的無污染,還加強對外車輛運煤的管理,投資15.3萬元安裝了自動工程洗車機,對工業場地儲煤區、運煤進出車輛進行全方位噴淋降塵。
如今,在申南凹煤礦,煤炭的機械化開采配上全方位的除塵設施,“煤黑子”早已成為“過去式”。這就是為什么記者一圈轉下來看不到原煤,沾不到丁點兒煤灰的緣由。
循環再利用 節能又減排
在申南凹焦煤,還有一項讓人忍不住點贊,就是他們對水資源的循環利用。
“我們把所有的礦井水都抽進污水處理站,處理過的水能達到地表水三類,也就是飲用水標準,然后再將其返回到井下循環使用。”申南凹焦煤環保科蘆康凱介紹道,在申南凹煤礦,礦井水已經實現了100%的循環再利用。
不只是礦井水,申南凹人把生活污水、雨水等水資源都循環再利用了起來。
“礦上缺水,每一滴水都是寶貴的。”蘆康凱說道,申南凹焦煤用四個系統對污水進行處理,可以說把礦上的每一滴水都用到了極致。提及這四個系統,蘆康凱侃侃而談。
在生活污水的處理上,申南凹焦煤投資530.4萬元,在工業場地建立了兩座、辦公生活區建立了一座全自動地埋式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站,生活污水經過處理調節、二級接觸氧化、MBR、沉淀、多介質過濾、二氧化氯消毒等一系列過程后,全部用于地面降塵、綠化和黃泥的灌漿。
在礦井污水的處理上,他們投資524.4萬元建立了一座礦井水處理站,水處理站設兩臺一元化凈水器,采用消毒處理工藝,調節、混凝、沉淀、過濾、超濾、消毒,對礦井進行深度水處理,處理后提升至高山水池用于井下消防灑水使用,全部回用不外排。同時,按照環評要求,他們將污泥晾干后與末煤一起銷售。
與此同時,申南凹焦煤還投資67萬元在主井工業場地建設了一座黃泥灌漿站,該系統集磨碎、攪拌、過濾、泥石分離于一體,用于井下的防滅火注漿工程,極大地提升了生活污水的再次利用率;投資81.3萬元在工業場地儲煤區建立兩座容積分別為500m3和150m3的初期雨水收集池,設置了礦井儲煤區雨水收集池初期雨水和后期雨水的切換閘板,收集后的雨水利用管路提升至礦井污水處理站處理,用于井下灑水降塵。
在科技的引領下,申南凹焦煤變廢為寶,不僅實現了污水零排放、廢水全利用的目標,更是向著現代化節能減排煤礦邁進了一大步。
發展無止境 綠色永相隨
“天藍了、花艷了、綠植多了,陽光下的空氣中彌漫著清新宜人的氣味。”這是申南凹職工對現如今工作環境變好最直觀的感受。
“在這樣的礦區環境下,大家工作安心,生活舒心,綠色環保理念也更加深入人心。”蘆康凱表示,他們緊抓“世界環境日”“國家節能宣傳周”“環保節能宣傳月”等有利時機,開展一系列節能環保宣傳活動,在礦區上下形成“綠色環保,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
申南凹焦煤重視節能環保工作,專門制定了《環境保護管理辦法》,完善了環境管理體系的工作標準,健全了各項管理制度;按照環境體系的要求,每年對節能環保等法律、法規及標準進行更新,并嚴格按管理要求對環保資料進行歸檔管理,使節能環保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不僅如此,他們還在噪聲治理和固體廢物治理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在礦區規劃之初,申南凹焦煤就根據實際地形進行了兩區分離,使生產區的噪聲、塵源與職工生活、辦公區隔絕。同時,他們投資36萬元對工業場地通風機房內墻壁貼吸聲材料、基礎減振、風道進出口安裝了消聲器;篩分樓進行了全封閉處理;水泵采用柔性接頭、基礎減振、房屋隔聲,給職工創造了溫馨的生活環境和辦公環境。
在固體廢物治理方面,申南凹焦煤將舊矸石山按照環評和水保的要求填埋,并覆土綠化復耕。同時,他們新建排矸場,按照環評及水土保持要求進行施工建設, 2017年7月投資235.5萬元對矸石山道路全線硬化1500米,完成了全場矸石場排水涵洞、攔矸壩、豎井、消力池施工建設。根據國家提倡的煤矸石綜合利用為主的思路,2011年,申南凹焦煤與鄉寧縣宏基建材有限公司簽訂矸石供需協議;2016年與鄉寧縣呈祥建材有限公司簽訂矸石綜合處置協議進行綜合利用。
“保護好生態環境是我們每個人肩頭的重任,建設‘綠色礦山’也是新時代賦予我們礦業人的使命,申南凹焦煤將繼續以打造綠色礦山為抓手,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楊春虎說。
發展無止境,綠色永相隨。在“綠色礦山”建設的征程中,申南凹人目標明確,信心滿滿,他們將與時俱進,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昂揚的斗志,守護好礦山人美麗富饒的綠色家園。
記者 盧婷 劉超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