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發布|《長三角地區兩化融合創新發展模式研究(2020)》:解碼融合發展高地的模式與路徑
2020年10月21-22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江蘇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兩化融合暨工業互聯網平臺大會在江蘇省蘇州市召開。會上,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信息化所馬冬妍副所長發布《長三角地區兩化融合創新發展模式研究(2020)》報告。
《長三角地區兩化融合創新發展模式研究(2020)》報告是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基于兩化融合領域多年研究,聚焦一批融合成效顯著、發展特征鮮明的地區開展模式梳理與提煉研究的首發成果,也是《中國兩化融合發展數據地圖》系列成果的重要組成部分。報告通過對長三角地區推進兩化融合創新發展的模式與路徑進行全方位解構與深入剖析,為區域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借鑒。
長三角城市群位于“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交匯地帶,是我國最具經濟活力的地區之一,兩化融合發展水平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方陣。2020年,長三角城市群兩化融合水平為61.2,實現綜合集成企業比例31.8%,均位列我國主要城市群之首,在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數據驅動型生產制造和服務體系形成、全價值鏈的產業生態構建等方面積累豐富經驗和先進做法。
在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中,江蘇省瞄準世界級先進制造集群的發展目標,布局“13+1”的產業發展新航母,積極推進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圍繞服務型制造、個性化定制、平臺生態構建等開展廣泛豐富的價值創造活動,2020年江蘇省兩化融合發展水平為62.3,位于全國首位。
浙江省全面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聚焦以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5G技術、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數字經濟,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推動行業內工業信息化、數字產業化駛入“快車道”。2020年浙江省開展服務型制造的企業比例為47.6%,位列全國第一。
上海市作為長三角地區的核心城市,以技術、人才、市場等優勢賦能打造工業互聯網高地,著力推動引領性強、帶動力大、成長性好的重大產業項目建設,為支撐兩化融合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助力,2020年上海市工業云平臺應用率達到58.2%,位于全國第二。
安徽省推進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發和集群的發展,傳統產業智能化、網絡化升級加快,與人工智能技術相銜接的制造業產業鏈不斷生成,數字經濟發展勢頭良好,2020年安徽省實現網絡化協同的企業比例為37.6%,位于全國第四。
此外,報告從產業“新航母”、“智造”新生態、融合新載體、發展新環境等方面重點剖析了江蘇省兩化融合助力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典型做法,并從打造高質量供給體系、構建多元化應用體系、營造開放共享生態體系等方面對長三角兩化融合創新發展提出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