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運城果業的坐標和未來
運城果博會上游人絡繹不絕
10月21日,第四屆山西(運城)國際果品交易博覽會(下簡稱果博會)召開。
果農,果商,果業管理人員,果業技術人員,果業機械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人員,政府官員……在這一刻,所有和運城果業相關的人員、產業、項目甚至是資金,全部匯聚到了一起。
這一切,都將是運城果業發展可依靠的珍貴動力。
再一次走入果博會,在同樣琳瑯滿目的展品中,在同樣摩肩接踵的人流里,我們能夠看到的是運城果業面臨的問題和初步的解決方案,以及運城果業的坐標、方向甚至是未來。
代表山西
“Reach”世界
“便宜一些,看我實心買哩,遠遠地跑里啦”“你還賣么貴,不雪啦”……
看到這些文字,熟悉運城話的人可能會心一笑。在果博會展館外的一面墻上,這樣的話還有很多。工作人員站在邊上,鼓勵過往行人拍照留念,如果拍成視頻發在短視頻平臺上的話,還會有禮物相送。
看著“參與就是助力,轉發就是貢獻”的標語,真實地感受到,果博會辦到第四屆,的確更接地氣、更時尚、更好玩了。
距離不遠的是山西廣播電視臺綜合廣播與山西廣播電視臺駐外記者管理中心聯合舉辦的融媒體直播。從群眾參與度來看,與醫博會、工博會不同,果博會明顯要熱鬧更多,展館外設有“特色農產品展銷區”,都是各種干果產品,來自全國各地甚至還是不少國外的干果或者是鮮果制品,讓逛展市民大開眼界。展位的緊俏,甚至讓一個上掛“組委會辦公室”的攤位,也被一家賣軟子石榴的商家占據。
進入展館內,主體是十三縣(市、區)的展廳,展出著各自的特色果品,從中可以看出各自的發展思路。
在“世界精品水果展區”,南非的西柚,日本的晴王,韓國的豐水梨,泰國的甜角,印度的蓮霧,意大利的奇異果,荷蘭的佩普基諾小西瓜……讓人眼花繚亂。在“果業新品種展廳”,重點介紹了近幾年我市在果品產業提檔升級行動中,圍繞“三新五化”進行的果品新品種實驗成果。前一個讓人大開眼界,后一個則可以看到運城水果的大致發展方向。
今年果博會的主題是“運城蘋果握手世界”,英文表述是“Yuncheng Apple Reach the World”。相比于“握手”,記者更喜歡英文單詞Reach“到達,走到”本義,我們更希望運城蘋果能真正“到達”世界每一個角落。
這樣的主題不是空話。與2016年相比,目前運城果品已出口63個國家和地區,增加了26個;年出口量38萬噸,增幅60%,占全省80%以上;年出口額占全省比重88%以上,達4.6億元;出口企業發展到68家,增長72%;水果標準化示范園區發展到72個,增長了76.4%;檢驗檢疫可出具162個國際互認的檢測報告……
省領導指示,運城要把全省的果品出口平臺做起來。在新華社的播發稿中,更有果博會“展示了山西果業發展不斷取得的新成就,提升了山西果品知名度,增強了山西果品在國際國內市場上的影響力”的表述。
“平臺開辟新天地,運城蘋果甲天下”,運城蘋果的目標,絕不僅僅是省內稱王,而是要代表山西“Reach the World”。
平陸的“新”
臨猗的“早”
作為果業大縣,平陸今年在展廳中花了不少心思。平陸縣果業局副局長李建星說:“我們展廳充分體現了平陸果業近年來的發展思路,那就是三新: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
展臺上,擺放著一份蘋果展品,果型端正漂亮,著色通紅均勻,更重要的是價格非常好。相比于傳統晚熟紅富士一公斤三四元的價格,這種名為煙富9號的新型晚熟品種,價格高達一公斤十多元。
在對支柱產業蘋果的品種結構調整中,平陸對晚熟品種進行優化,推廣著色快、價位高、效益好的煙富8、9、10號新品種,同時實施早中晚品種的合理搭配,推廣早熟的秦陽,中熟的涼香、明月,晚熟的維納斯黃金,為的是分批上市、減少風險。
平陸從2010年開始發展玉露香梨,如今全縣栽植面積達到了6萬多畝,在省內位居第二。區域分布上,平陸在沿山一帶發展晚熟富士,中原一帶發展玉露香梨,沿河一帶發展葡萄、獼猴桃等,在不同品種不同優生區上大做文章。
“如今,平陸在鮮果產業上,已經初步形成了果、桃、梨三大產業。品種結構調整上取得了初步成果,今后還將在內在品質和口感上長久發力。”李建星說。
另外,在栽培管理新模式上,平陸大力推廣兩主桿枝樹型,通過技術手段控制樹高,避免上樹作業,降低套袋、疏花疏果勞動強度及人工成本。在新技術方面,因為近幾年春季比較旱,平陸又推廣地下覆蓋保墑布、保墑膜等新型技術,提高果園的保障水平。
另一個果業大縣臨猗,則響亮地提出了自己的突破方向:早。
展廳內,用蘋果、李子、棗、桃等五顏六色的水果拼成了一幅臨猗各鄉鎮水果地圖,非常引人注意。邊上,則是該縣的果業發展主題:臨猗水果,早贏天下。
臨猗是山西的農業大縣,全縣150萬畝耕地,果品面積110萬畝。70%的耕地是果業,70%的農民干果業,農民收入的70%靠果業。臨猗總結出了自己的七大優勢:規模大,品類全,品質好,貯量大,出口多,起步早,上市早。
其中,上市早是“早贏天下”的核心。據介紹,臨猗蘋果盛花期比煙臺果區早15天,比甘肅靜寧果區早20天,比陜西洛川早15天,比周邊縣市早5至7天。上市早才有價格話語權,每年北京新發地早熟蘋果市場前期都被臨猗蘋果壟斷。
近年來,臨猗果業同樣實施“推早、促中、控晚”的品種結構調整思路,進一步放大了自己“早”的優勢。
中農樂的“快樂”
吉縣果業的“羨慕”
山西中農樂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中農樂)負責著“果業新品種展廳”的具體布展工作,展廳展出著一百多個品種,其中蘋果就有六七十種,基本上全是富士品種。這個展廳的最大特色,就是為運城果業的發展劃定基本的范圍和大方向。
相對于陜甘寧等高海拔地區,運城在海拔上處于劣勢,但優勢是成熟早,在中早熟品種上這種優勢更加明顯,省工省時口感還好。為此,近年來運城果業全力推行早中晚品種的結構調整。
展廳負責人、中農樂電商中心總監馮炳釗介紹說:“這里展出的都是運城地區適宜栽植的品種,不管是各級領導還是普通果農,都會在這個展廳中看更多的時間。”
據了解,中農樂作為運城的農業知名企業,建有六大基地,栽植各個品種的果園七八千畝,幾乎所有在運城適宜的蘋果品種都有試種。經過試驗,性狀良好的三四十個品種已經在全市推開。除了基地帶動外,中農樂還創新了聯盟模式,在一個鄉鎮或村莊實施幾十畝甚至更大面積的栽植加盟制,對新品種進行推廣,然后在技術托管和果品銷售上全方位服務,通過公司與市場對接,利用市場訂單來倒逼生產端的提檔升級。
“可以說,運城水果特別是蘋果品種發展的方向就在這個展廳里,這里的展品決定著運城果業特別是運城蘋果的未來。”馮炳釗的語氣很驕傲。
此次果博會,還邀請了黃河金三角三省四市參展,其中就有在山西同樣知名度很高的吉縣蘋果。
來自吉縣果業中心的劉鵬奎介紹,運城蘋果面臨的難題,吉縣同樣為之煩惱。比如出了山西省知名度就很小,外地超市中更多的是山東、陜西、甘肅的蘋果;比如果業生產中的勞動力困境,自動化、機械化水平較低,95%以上還得依靠人力……
劉鵬奎說,他已經參加了好幾屆運城果博會,眼看著運城蘋果品牌一年年壯大起來。他說:“主要是運城的市領導重視,肯花錢,會造勢,這樣的力度我們吉縣差距很大,在質量上我們自信不比運城蘋果差,但在市場推廣、品牌建設和營銷策略上,我們太羨慕運城了。”
他介紹說,吉縣果業目前正大力推廣果業機械化應用,同時還在考慮如何擺脫套袋這一極費時費工的管理技術。他說,幾十年前蘋果就不套袋,套袋還是從日本引進來的,日本現在因為人力成本也不套了。套袋雖然讓蘋果更好看些,但畢竟在口感上是受影響的。他去年去了山東,人家那里現在開始做不套袋的試驗,蘋果價格還更高,10塊錢一公斤。“這是一個趨勢,當人力成本越來越大的時候,我們必須往這個方向走,不管是吉縣還是運城,都需要更重視這個問題。”劉鵬奎說。
信心堅定的老果人
備受追捧的新機械
臨猗縣卓逸村黨支部書記、萬保果品合作社負責人王萬保,是臨猗果業甚至運城果業的名人。他帶領合作社在全國25個省(市、區)56個大中城市設立了銷售網點,與北京新發地、武漢中百、深圳直銷中心和上海、廣州電子商務集散中轉中心等15家超市實現農超對接,分別在北京、天津、深圳、廣州、杭州、太原設立6個銷售窗口,他的蘋果也已經遠銷美國、印度、巴基斯坦、俄羅斯、秘魯等十多個國家,每天最高出口3萬公斤蘋果。
一年一度的果博會,他是必來不可的。今年,他帶來了數量豐富的文化果,就展出在進門最顯眼的位置。
蘋果的果面上,有運城的名人名景,有四大名著的人物,也有八仙過海等民間傳說的內容,總共有120多個系列。這些圖案都是王萬保專門找人設計,再刻版印制,貼在蘋果上最終生長成的。這些文化果,增加了成本,但也提高了銷售價格。王萬保說:“一盒12個蘋果,銷售188元,批發價能少幾十塊錢。在大城市售價更高,深圳沃爾瑪賣到288元,武漢中百賣到228元。”
對于近年來蘋果的行情,他很豁達。他說,不光運城,靜寧、洛川等果區也面臨同樣的困難。蘋果產業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產大于求,以前只有五六個省栽植,現在擴大到21個省。以前過了“六一”市場上基本就沒有蘋果了,現在一年四季不缺蘋果,早熟品種都上市了,一些晚熟品種還沒賣完。“蘋果越來越不好做,利潤空間越來越小將會是常態。這幾年我們運城改良品種,向中早熟品種的市場空間發力,走高端市場,這些都是應對的辦法,我對運城蘋果有信心。”王萬保說。
此次果博會上,還展出了涉及果業各個環節的多種新型機械,比如土壤消毒機、各種油鋸、高臺作業機、果園自走式彌霧機、輪式割草打草機、無人機、升降平臺、自走履帶式噴霧機、履帶機器人等等,這些新型機械的普及與應用,將更好地引領運城果業提高機械化水平,降本增效,在市場上贏得更大的競爭力。
目前,運城市農產品網絡零售規模全省第一,零售額占比31.3%,位居第二的太原市僅占24.0%。在運城市農產品網絡零售二級行業(TOP15)零售額占比中,水果一項占比高達73.5%。2019年1至8月,運城市在線活躍店鋪數量達20494個,帶動就業人數22756人。
運城市樂粘包裝科技有限公司展出的是后道包裝自動封裝生產線,總經理謝天介紹,公司就在運城,主要負責設計、研發和銷售,具體生產環節被外包。
電商的迅猛發展帶來了強勁的市場需求,這家2011年成立的公司,原來做的是封箱膠帶,發現運城電商熱起來后,于去年進入自動化封裝生產線領域,借助原來的客戶優勢,公司發展進入了快車道。
樂粘包裝的轉型也推動了運城電商的發展,比如封裝工序,電商原來投入二三十號人一天最多能封裝五六千箱,上了流水線后,僅僅一條線一天就可以封裝一萬五千箱,效率高了,成本也降了。
在現場看到,這一生產線模擬的是蘋果裝好、稱重之后的流程。進入生產線后,箱子被自動折箱,并用膠帶封裝兩次,接著自動貼上快遞單號,五六秒鐘,一箱水果就封裝完畢了。“再先進的,在最后放一個自動碼垛機器人,就能全部實現自動化了。”謝天說。
就在今年8月底舉辦的運城市工博會上,絳縣曾經展出了一臺自動碼垛工業機器人,當時接受采訪的工作人員說:“該項目今年1月已在絳縣落地,很快就將投產。”
這真是個好消息啊。在運城果業發展的洪流里,每條支流都在努力成長,當一條、兩條甚至更多的支流不斷匯集到一起時,運城果業的發展勢頭將越來越不可阻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