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陶琉璃技藝高峰論壇在河津舉辦
10月20日至21日,灰陶琉璃技藝高峰論壇在河津市舉辦,全國從事古陶瓷和琉璃產業發展研究以及從事文化遺產保護的專家學者、精英人士近200人齊聚河津,共商灰陶琉璃產業發展大計。中國古陶瓷學會會長孫新民,故宮博物院古建修繕中心專家李永革,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副院長喬云飛,運城市委常委、河津市委書記鞠振等出席活動。
此次論壇由中國古陶瓷學會、中國建筑學會建筑史學分會主辦,省古建筑保護研究所、河津市政府承辦,旨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保護、傳承和弘揚黃河文化。此次論壇主要研討的議題為灰陶和琉璃建筑構建的起源與發展、河津灰陶琉璃的現狀與發展前景等。
中國琉璃數山西,山西琉璃看河津。早在元明時期,河津就有生產灰陶琉璃的傳統,并以精湛的工藝、絕美的造型享譽華夏。近年來,河津市委、市政府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精神,大力實施“文化興市”戰略,按照“文化+產業”理念,制定出臺灰陶琉璃產業發展指導意見,投資1.2億元規劃建設灰陶琉璃產業園區,全力推動灰陶琉璃產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目前,灰陶琉璃產業園區入駐企業10家,年產各種灰陶琉璃制品100余種兩億余件,產值達3億元,產品遠銷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國以及國內20余個省份。
其間,專家學者還深入河津市臺頭廟、真武廟、禹門口等地實地考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