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陶瓷學會2019年 年會在河津舉行
10月18日至19日,中國古陶瓷學會2019年年會暨河津窯與宋元窯業技術交流研討會在河津市舉辦。山西中華文化促進會主席、省政協原副主席姜新文,省文物局副局長趙曙光,中國陶瓷學會名譽會長王莉英,中國古陶瓷學會會長孫新民,運城市委常委、河津市委書記鞠振及國內外古陶瓷界專家學者近200人出席。
本次會議主要圍繞“河津窯的考古發現與文化內涵”“山西地區制瓷業水平及學術地位”“宋元時期窯業技術成就與交流”“宋元低溫釉陶器的產地及其傳播”等主題開展探討,進一步推動河津窯與宋元窯業技術的深入研究,對深挖河津歷史、弘揚陶瓷文化將起到積極助推作用。
姜新文在講話中指出,一千多年來,中國陶瓷是東西方經貿合作的“重器”、文化交流的“使者”。其中,河津窯釉色瑩潤、造型素雅、藝術水平精湛,長期在北方處于領先地位。山西中華文化促進會將持續與海內外嘉賓攜手并肩,拓展合作領域,深化合作層次,共同開創中華優秀文化更加燦爛的明天。
孫新民在致辭中指出,山西是我國名副其實的文物大省,省考古研究所于2016年發掘的山西河津固鎮宋金瓷窯址入選“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希望與會專家學者通過學術交流和現場考察,共同推動山西古陶瓷煥發出新的耀眼的光芒。
鞠振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河津大力實施“文化興市”戰略,多措并舉傳承歷史文脈,留住城市基因。固鎮宋金瓷窯址的發掘,填補了山西無完整制瓷遺址的空白,翻開了中國陶瓷史嶄新的篇章。希望與會專家學者傳經送寶,共同助力培育河津陶瓷文化創意產業,加快河津灰陶琉璃規模化品質化發展,推動河津文化與世界交流、理念與世界接軌、產業與世界相融,再現“工匠八方來、器成天下走”的古耿盛景。
會議期間,與會專家學者還深入固鎮宋金瓷窯址、古垛瓷窯遺址、九龍公園河津“固鎮宋金瓷窯”專題展廳等處開展實地調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