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起經濟發展的“脊梁”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渭南緊隨祖國發展的步伐,經濟社會建設邁上新臺階,特別是2002年啟動“項目帶動”戰略至今,渭南的發展日新月異。如今,在秦東大地上,項目建設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一組組嶄新的數字描繪出新的藍圖,一項項新成績見證著跨越,一大批產業發展、脫貧攻堅、全域旅游、城市建設、民生工程、生態環保等重點項目在秦東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為渭南高質量發展匯聚了蓬勃力量。
3D打印產業培育基地、中國酵素城、南京金龍純電動商用車等重大產業項目相繼落地建設,經濟發展新動能進一步聚集。
市民綜合服務中心、市文化藝術中心、市體育中心等建成運行,城市功能日趨完善。
鄭西高鐵、連霍高速、沿黃公路等相繼建成通車,現代交通體系正在形成……
70年砥礪奮進,70年滄桑巨變。新中國成立70周年來,渭南緊隨祖國發展步伐,經濟社會建設邁上新臺階,項目建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2002年啟動“項目帶動”戰略至今,我市年度實施市級重點建設項目的數量由60個增加到360個,增長了6倍;年度投資由最低的18億元增加到最高的980億元,增長了54倍;實際完成投資由2002年的16.4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983.5億元,增長了59倍。17年來,共滾動實施市級重點項目1889個,累計完成投資9943億元。項目建設步入快車道,成為渭南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快馬加鞭掀起項目建設新高潮
經濟航船行穩致遠,社會畫卷和諧美麗,重大項目既是“穩定器”,更是“推進器”。
近日,記者走進我市多個交通項目工地,現場一片繁忙的景象,車輛來回穿梭,工人加班加點趕進度,力促項目早日建成。
黃蒲高速是解決白水、黃龍兩縣不通高速問題的重點交通建設項目,是國家高速公路榆(林)藍(田)線的一段。項目起點位于延安市黃龍縣,終于蒲城縣與渭蒲高速相接,路線全長80公里,總投資75億元,其中渭南境內全長55公里。2月27日,全省高速公路建設推進會明確要求,黃蒲高速白水至蒲城段年內建成通車,黃龍至白水段2020年建成通車。
在黃蒲高速白水連接線、白水互通立交、白水12公里、白水河大橋、包西鐵路頂進涵、K80+922供水管道遷改、108國道跨線橋、渭蒲高速尾留工程和項目公司監控中心施工現場,每一處都是機器轟鳴,工人配合默契、有序施工。
“我們采用兩班倒,晝夜施工,機器設備也增加了,工作面也增加了,全力以赴保進度、保質量,確保年底如期通車。”中鐵二十局集團黃蒲高速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指揮部負責人說,截至9月初,項目已累計完成投資約26.7億元。其中今年擬通車的白水至蒲城段32公里已完成95%的路基工程、54%的橋梁工程、55%的路面基層工程、51%的路面下面層工程、16.3%的路面中面層工程,進展順利。
交通項目在追趕超越和建設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中具有支撐和引導作用。今年,我市開展交通項目建設大會戰,堅持把道路建設放在優先發展的重要位置,作為全市“項目建設攻堅年”的重中之重,普通公路、高速公路、普通鐵路、城際鐵路項目全面開花,掀起了建設新高潮。
除交通項目外,基礎設施類、產業類、民生類項目建設進度良好。由點到面,從量到質,全市上下擴大有效投資,全力加快項目建設,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久久為功聚力打造發展新引擎
產業項目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渭南不斷推進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加快,項目建設力度持續加大,工業經濟突飛猛進。
黨的十八大以來,渭南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項目為王”,持續加快產業轉型升級,補齊工業短板,能源化工、有色冶金等傳統產業與新能源汽車、3D打印等新興產業競相發展。
2018年12月24日,南京金龍純電動商用車項目正式簽約落戶渭南經開區。項目總投資80億元,年產20萬輛,產值600億元,利稅60億元,是渭南有史以來單筆投資最大的招商引資項目。在這期間,市級主要領導多次與南京金龍客車制造有限公司負責人洽談,市級有關部門和渭南經開區主要負責人也積極作為,做了大量工作,促成了合作。
“市區兩級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決心堅定,服務高效,讓我對在渭南投資發展充滿信心。”開沃新能源汽車集團董事長黃宏生說。
目前,南京金龍純電動商用車項目建設進展順利,車架聯合廠房、車身沖焊聯合廠房、涂裝車間、總裝車間按節點有序推進。
久久為功,行穩致遠。如今,全市已基本形成了以精細化工、裝備制造、食品醫藥、新能源新材料、航空為代表的5大產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現代工業體系。三次產業比例由2013年的15∶55.1∶29.9調整為2018年的16.8∶42∶41.2,初步形成了以第一產業為基礎、第二產業為主導、第三產業快速發展的產業格局,全市發展動能持續聚集,新活力不斷釋放,經濟社會步入結構優化、質效提升的新階段。2018年,渭南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1969.62億元,比2013年增加了241.15億元,工業已成為拉動全市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
真抓實干奮力闖出發展新天地
9月20日上午,全市2019年第三次項目集中開工動員會暨富平銀石高端制造產業園項目開工儀式在富平縣舉行。當天共開工項目92個,總投資195.3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00億元。至此,今年我市已集中開工項目406個,總投資1121.3億元,這其中既有補短板的基礎設施項目,也有增強、轉換發展動能的產業項目,既保障經濟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穩中向好,又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對達到開工條件的項目,市上每季度組織集中開工活動,在充分發揮集中開工項目示范帶動作用的同時,對全市進行廣泛動員發動。”市項目辦主任張王俊介紹道。
旌旗獵獵,戰鼓擂響。在項目建設的戰場上,我市各級各部門發揚不達目標誓不罷休的精神,大干實干,你追我趕,抓項目的氛圍更加濃厚、機制更加成熟。
在實際工作中,我市探索出項目建設目標責任和考核激勵機制、集中審批交辦和集中開工機制、重大項目領導包抓和聯席會議機制、策劃評估論證和儲備推介機制、督導督辦和半年觀摩點評機制、動態信息反饋和專題問政機制等六大工作機制,促進營商環境進一步好轉,行政效能進一步提升,項目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投資規模和速度穩步增長。
渭南70年的巨大發展變化啟示我們,發展是硬道理。沒有項目建設就沒有渭南今天的成就,渭南明天的發展同樣離不開項目的支撐。如今,項目遍布秦東大地,奏響了富民強市的主旋律,它們是奮斗者的足跡,它們是追夢者的身影,必將開辟出渭南高質量發展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