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公文化 走進北極瑞典俄羅斯
關公文化學者朱正明(右三)等在圣彼得堡冬宮博物館展示宋金關公木版畫像
7月25日,是關公誕辰1859周年前夜。由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關公文化專項基金專家顧問、湖北省委統戰部前海外中心主任朱正明率領的關公文化參訪團,來到挪威斯匹次卑爾根群島的新奧爾松,走進中國北極黃河站。
黃河站站長何昉熱情接待了參訪團一行。參訪團團長朱正明說:“再過三天,就是黃河站15歲生日,祝福黃河站生日快樂,祝福各位科研人員健康吉祥!”朱正明一行向黃河站贈送了關公像、《走遍天涯訪關公》新著以及攝影作品《五洲財神關帝公,匯聚珠穆朗瑪峰》。何昉說,“感謝你們不遠萬里從祖國帶來祝福,我們一定牢記祖國人民的囑托,圓滿完成今年的科考計劃”。
7月26日關公誕辰這天,參訪團來到北極朗伊爾城,向極地中國文化中心主任李寶蓮女士贈送關公像及關公文化攝影作品。李寶蓮女士從香港來北極斯瓦爾巴群島13年了,10年前她就打出了“極地中國文化中心”的牌子,組織當地人學習中國太極、書法、舞蹈等,引導各國旅行者和科考人員在北極考察創作。她還準備2020年在北極舉辦首屆中國文化周。在她的辦公室,擺放著中國五星紅旗、香港區旗,還展示著許多中華文化元素。
李寶蓮曾經游歷考察了世界110多個國家,最后選擇了挪威,選擇了北極,在這里做房地產和海產品。李寶蓮說,“北極是個頂天立地的地方,我們有責任在這里講中國故事,讓中華文化在這里留存,在這里扎根”。
此行,參訪團還走進了俄羅斯、瑞典等國,尋訪傳播關公文化。在莫斯科,參訪團受到俄羅斯福建聯合總商會的熱情歡迎。該商會會長王長泉、名譽會長沈木輝對參訪團不遠萬里來俄羅斯,深入溝通和交流中國傳統文化,表達了誠摯感謝。沈木輝說,“關公文化的精神財富不僅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它超越了民族、國家、宗教、時空和信仰,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對海外華人群體起到巨大凝聚和團結作用”。
在俄羅斯圣彼得堡冬宮博物館,參訪團悉心尋找世界最早的宋金“義勇武安王位”木版畫像,在展廳欣喜地見到了珍貴的乾隆時期皇家關公畫。朱正明介紹,“義勇武安王”是宋宣和五年(1123年)宋徽宗趙佶敕封關公的封號,這說明在宋代,民間已經有了供奉關公的習俗,離現在已接近千年。木版畫像的畫面上有“平陽府徐家印”,平陽府在今山西運城、臨汾一帶,這里是關老爺的故鄉。畫面上,關公鳳眼蠶眉,長髯飄逸,身著龍袍,腳蹬戰靴,神態自如,穩坐于蒼松山水之間。關平捧漢壽亭侯印,周倉擎青龍偃月刀,將士高舉關字大旗,手持刀劍,侍衛前后,整個畫面氣勢非凡。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參訪團與瑞典華人僑領聯誼互動。隨團的湖北省非洲商會副會長劉松旺說,“海內外企業家傳承中國關公文化,就是要不忘初心,忠于祖國!”湖北企業家王湘平說,“今年,是關公誕辰1859周年,在中國文聯旗下的關公文化基金的幫助下,我們將于當陽關公文化小鎮豎起一尊關公像,以紀念這位忠義仁勇誠信的華夏千古英雄,弘揚中華民族閃耀人性光輝的優良品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