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串串數字見證渭南工業經濟發展
7月17日上午,市委宣傳部、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奮力追趕超越建設美麗渭南”系列新聞發布會,市工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蘇鑫就全市工業轉型升級和民營經濟發展相關情況作了介紹。
上半年以來,我市不斷加大政策宣傳力度,著力解決融資難題,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增強企業競爭力,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扎實推進載體建設,推動工業節能環保,為工業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工業整體實力顯著增強。今年1-5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完成工業增加值223.85億元,同比增長7.0%,高于全省工業增加值增速5.5個百分點,排名全省第6位。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810.13億元,同比增長11.9%;六大主導行業完成工業總產值767.28億元,同比增長12.1%,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94.71%。
民營經濟活力充分激發。截至目前,我市已組織認定國家級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1家,省級基地8家,市級基地18家。一季度,全市非公經濟增加值159.50億元,占GDP的49.8%。其中工業增加值66.27億元,占工業GDP的52.7%。今年1-5月,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580戶,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03.31億元,同比增長13.9%;利潤總額7.81億元,同比增長4%。
園區承載力有效提升。截至一季度末,全市開發區工業園區共有入園企業1227個,其中投產企業960個;實現營業收入533.6億元,同比增長7.31%;完成工業總產值438.5億元,同比增長4.13%,繳納稅金16.82億元,同比增長13.86%;吸納就業20.67萬人。
工業創新能力穩步增強。今年1-5月,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3.1%。分行業看,制造業投資增長34.7%;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投資增長30.2%。技術改造投資同比增長4.2%,技術改造占工業固定資產的比重達11.6%。
蘇鑫表示,下一步,我市將對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圍繞年初制定的《渭南市2019年推動新型工業聚集地工作意見》,通過實施“12345”工程,即形成一個規劃、確保兩個目標、推動三個轉型、力求四個突破、聚力五大產業,推動全市工業高質量發展。同時,積極落實好中省市出臺的各項扶持政策,加大產業發展基金和專項資金支持力度,保證政策措施條條落地,件件見效。認真做好“無中生有”和“有中培優”兩篇文章,加快培育和壯大產業鏈條,推動產業布局合理化,切實把工業轉型升級的中心任務放在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上。牢牢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和“三個沒有變”,引導民營企業提升創新能力,增強發展信心,以優異的成績為新中國70華誕獻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