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宣傳運城的“文化新名片”
現場的舞臺很有層次感,帶給觀眾特別的視覺感受。
7月6日晚8時,地處市區鳳凰谷口的關公劇場內再次如約上演《再現關公》。從年初至今,這個沉浸式情景體驗劇已經成功演出130余場,吸引了近3萬人次的觀眾。以弘揚關公文化為主旨的《再現關公》無疑已經成為一張宣傳運城的“文化新名片”。
《再現關公》通過序幕、青龍轉世、義結桃園、赤膽忠心、勇戰疆場、萬民祈福6個篇章,以時間和空間兩條主線,講述了關公的故事,包括他在運城的19年經歷、離開河東之后的豐功偉績以及離世后在全世界華人范圍內的影響,彰顯了弘揚關公忠義仁勇精神的宏大主題。
升降舞臺、全息裸眼互動、夢幻激光,再加上聲、光、電和水、霧、氣等科技手段,諸多高大上的元素為觀眾呈現了一個立體的演出。或許只有在實地觀看之后,你才會真正感受到“沉浸式”的內涵——進場的通道兩側,關羽之妻胡月正在梳理秀發,近在咫尺的真人秀會把你瞬間拉進時空隧道。腳步站定之后,隨著燈光的明滅,四個方向都是舞臺,古裝演員或近或遠地就在你身邊,甚至直接就從你眼前走過,這樣的設置會讓你充分融入劇情,帶給你特別的觀感。
不管是對外地游客還是對本地市民,這出體驗劇無疑都是一張宣傳運城的“文化新名片”,它在不遺余力地呈現運城的厚重歷史和文化底蘊。除了整劇打造的關公文化符號,導演還特意在開演前把運城史上名人作了一番濃墨重彩的介紹,透過大屏幕上次第打開的“歷史窗口”,柳宗元、王之渙們一一亮相,一句簡單的道白,寫盡了運城的千古風流。
7月8日下午,記者采訪了《再現關公》出品方、山西弘德飛天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負責人周立京。他說,該劇從籌劃到演出歷時6年,今年春節開始試演,5月20日正式對外演出。從大年初一到現在已經成功演出了130余場,觀看人數累計近3萬人次。“讓人欣喜的是,越來越多的外地游客來到了劇場,3萬人次的觀眾中,自駕游客和旅行團隊占到30%。寧夏、甘肅、臺灣、上海以及本省的呂梁、忻州、長治等地的旅游團隊來得都不少,它成了宣傳運城的一個平臺”。周立京說,目前,除了周一公休以外,基本上每天的下午4點和晚上8點都能夠正常演出。
談及工作規劃,周立京介紹,現在的演出是駐場演出,也就是在固定的場地演出,下一步除了繼續提升演出質量和效果外,公司還要打造3.0純舞臺版,目前正在進行中。“因為福建、臺灣等地的關公協會此前邀請劇組去他們那邊演出,估計今年10月份要啟程。在運城市和鹽湖區宣傳和文旅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作為2019文化和旅游方面重點演藝項目的出品方,我們就是想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大力弘揚關公文化,全力塑造大運城的城市形象和品牌”。
依托《再現關公》,周立京還要打造集民俗文化展示、關公文化產品及地方農特產展廳、城墻內的故事等于一體的關公演藝小鎮。事實上,一個城市文化旅游產業發達與否的一個映射點是過夜游客的多少。相信,在文化和旅游相融的大背景下,當周立京的夢想照進現實,這里一定會成為留住游客的一個重要驛站和充分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