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落實扶持優惠政策 助力“五小企業”輕裝前行
近日,運城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聯合多個部門,錄制了一期訪談節目,對國家、省、市近年來出臺的扶持發展中小企業的政策法規進行了詳細解讀。現將訪談內容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黨組書記、主任 任永強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民營中小微企業在稅收貢獻、科技創新、吸納就業等方面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作用越來越凸顯。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中小微企業發展,2018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開始施行。國家、省、市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扶持發展中小企業的政策法規,特別是今年出臺的《關于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和減稅降費金融扶持普惠性政策,對改善中小企業經營環境,保障公平參與市場競爭,支持中小企業創業創新,促進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市實施“群星燦爛”育苗計劃近兩年來,對活躍以“五小企業”為主的中小微企業發展,促進運城經濟熱鬧起來,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為貫徹落實好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進一步把“群星燦爛”育苗計劃推向縱深,市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在媒體開設專欄,聯合多個部門宣傳解讀國家、省、市扶持發展中小企業的相關政策法規,擴大全社會特別是中小企業對政策的知曉率,激發全社會特別是中小企業創新創業的激情。
此次政策解讀訪談,我們邀請到了市人大常委會財經工委、市委政研室、市金融辦以及財政、稅務等相關部門的領導專家,重點解讀今年國家財政部和稅務總局新出臺的《關于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和關于對中小企業減稅降費的普惠性政策。隨后,我們還要邀請相關部門的領導專家,陸續解讀宣傳國家、省、市近年來出臺的關于中小企業發展的扶持優惠政策。真誠希望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支持,共同把這件事情辦好,為有志于創新創業的各類市場主體服務好,為廣大中小微企業服務好。
認真履行監督職責
切實促進政策落實
市人大常委會財經工委主任 任興龍
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生力軍,是擴大就業、改善民生、促進企業創新的重要力量,在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中發揮著重要作用。2017年,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二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去年以來,中央、省、市先后出臺了一系列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制度和意見。今年4月,受省人大常委會財經委委托,市人大常委會財經工委專門開展了我市中小企業促進法貫徹落實情況的執法檢查。從檢查結果來看,我市在優化營商環境、財稅政策支持、企業權益保護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優惠政策落實難、中小企業人才缺乏、競爭力不強等。所以,還需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加大落實法律法規的力度。下一步,市人大常委會財經工委要圍繞法律法規的實施情況,重點在營商環境、財稅政策、企業融資等方面認真履行監督職責,切實促進我市中小企業發展。
指導意見的出臺
是一場“及時雨”
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 孫道生
今年以來,國家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特別是4月,中辦、國辦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這是近十年來,在專門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方面出臺的規格最高的綜合性文件。可以說,是今后一個時期指導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根本遵循。
目前,中小企業發展面臨許多困難。意見在這個時候出臺,無異于一場“及時雨”,對于激發企業活力,增強發展動力,提振企業信心,作用巨大,意義重大。意見主要有3個特點:
一是針對性強。意見針對中小企業發展環境差、融資難、稅負重、成本高、創新能力弱等突出問題,對癥下藥,從6個方面提出了23條政策措施,可以說,字字含金,句句給力。
二是聯動性強。意見注重打組合拳,旨在形成部門聯動效應和政策支持合力。比如在降低企業成本方面,不僅完善了融資政策,降低了融資成本,而且完善了財稅政策,提出了推進行政事業性零收費的要求,使所有企業都能享受到政策紅利。
三是指導性強。意見指出,引導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培育一批主營業務突出、競爭力強、成長性好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為我市中小企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所以一定要把文件學習好、領會好、貫徹好、落實好,把“群星燦爛”育苗計劃實施好,進一步提振中小企業在大運城建設中的支撐能力。
創新服務模式
破解融資難題
市金融辦黨組書記、主任 陳林虎
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困擾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發展的難題。
為了破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有關政策,創新服務模式,制訂出臺了《關于印發運城市進一步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實施方案的通知》(運政發﹝2019﹞3號),抓住了企業融資發展中的痛點、難點和堵點,突出問題導向,體現改革創新,解決了信息不對稱、發展不對稱、認知不對稱的問題,努力幫助企業走出困境。
一、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強化銀企對接、建立聯絡機制、加強考核督促,確保信貸投放目標完成。
二、積極發展產業基金。我市積極利用政府資金作為杠桿,撬動社會資本進入,推動我市產業引導基金發揮作用,支持重點產業鏈上的小微企業發展壯大。
三、提高融資擔保水平。發揮市級政府性融資擔保作用、引導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創新服務模式,全面提升融資擔保水平,緩解企業融資難題。
四、支持企業進軍資本市場直接融資。鼓勵和支持小微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加強小微企業上市(掛牌)培育,完善全市上市掛牌后備企業資源項目庫,建立梯隊培育機制。對在山西股權交易中心掛牌,并進行股份制改造的企業,由市級財政給予2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五、創新服務協調機制。一是建立了運城市金融專家庫。二是出臺了《運城市產融合作重點企業白名單制度》,從全市企業匯總篩選誠實守信、經營良好的優質企業,為銀行業等各類金融機構支持提供參考依據,引導各金融機構加大對進入“白名單”的優秀重點企業的扶持。三是探索推廣信用貸款。積極探索推廣結算貸、云稅貸、商標貸、惠農e貸、訂單融資、應收賬款融資等多種信用貸款產品,創新服務協調機制,破解融資難題。
小微企業稅收減免
主要包括3個方面
市稅務局稅收經濟分析科科長 陳永斌
2019年,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的決策部署,進一步支持小微企業發展,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省委、省政府陸續出臺了有關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共涉及10個稅費種,主要包括以下3個方面內容:
一、增值稅方面
對月銷售額10萬元以下(含本數)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以1個季度為1個納稅期的小規模納稅人,季度銷售額未超過30萬元的,也同樣免征增值稅。
按固定期限納稅的小規模納稅人可以選擇以1個月或1個季度為納稅期限,一經選擇,一個會計年度內不得變更。
二、“六稅兩費”方面
1.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助力全省實體經濟發展,經省委、省政府同意,在國家規定的稅額幅度內,一是對我省城鎮土地使用稅稅額標準普遍下調,統一按現行稅額標準的75%調整;二是對我省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減按50%征收資源稅(不含水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不含證券交易印花稅)、耕地占用稅和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
2.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已依法享受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耕地占用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其他優惠政策的,可疊加享受上述優惠政策。
三、企業所得稅方面
1.自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實際稅收負擔為5%,對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實際稅收負擔為10%。
2.小型微利企業無論按查賬征收方式或核定征收方式繳納企業所得稅,均可享受上述優惠政策。
3.小型微利企業是指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且同時符合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3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5000萬元等3個條件的企業。
4.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統一實行按季度預繳。
推出“五大支持”
助力企業發展
市財政局創業科科長 姚 庚
中小微企業是減稅降費的主體。財政部門在落實中央、省、市相關減稅降費政策的基礎上,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相關安排部署,通過貼息、專項獎勵、政府采購、金融支持等多種方式,支持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
一是設立專項獎勵資金支持。按貼息和補助的原則,設立了技改專項資金,對企業的工業技改、安全改造、兩化融合、信息化提升和智能制造等項目進行支持。對掛牌企業進行獎勵,在主板、中小企業板、創業板上市的企業,給予100萬元一次性獎勵,在全國股轉系統掛牌的企業,給予5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在山西股權交易中小掛牌并進行了股改的企業,給予10萬元一次性獎勵。設立“群星燦爛”育苗計劃獎勵資金,支持“雙創”基地、公共服務平臺、“專精特新”、小升規等獎勵。
二是通過政府采購支持。市縣兩級財政部門積極與全市所有預算單位進行溝通,要求所有預算單位預留年度政府采購項目預算總額的30%以上,專門面向中小微企業采購,其中預留給小微企業的比例不低于60%。同時,支持中小微企業政府采購信用融資。主要是指以政府采購作為平臺幫助中小企業融資,政府采購中標、成交的中小企業供應商無須提供財產質押,以中標、成交通知書和政府采購合同作為信用擔保向銀行貸款,解決在政府采購履行合同過程中的資金困難。
三是設立中小企業創業投資基金。在產業引導基金上,積極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尤其是和山西證券設立了中小企業創業投資基金,促進中小企業股權融資。
四是設立應急還貸周轉資金支持,即“過橋資金”。通過應急轉貸,為我市中小企業提供了低成本“持續還貸”服務,切實緩解了實體企業的融資難題。
五是加強金融服務支持。以政策性擔保公司為基礎,今年將進一步探索上接國家擔保基金、省級擔保集團,建立省、市、縣三級融資擔保體系,建立小微企業風險補償機制,進一步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
多項優惠政策疊加
中小企業迎來春天
市政協委員 張旭婧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已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新法在做好與原法的繼承與銜接的同時,堅持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強化政府支持力度,著力解決突出問題,注重增強法律的可操作性,為今后一段時期促進我國中小企業發展提供了法律依據,對促進中小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促進法著重在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進一步加大財稅支持、進一步加強融資支持、進一步推動轉型升級、進一步完善服務體系5個方面對中小企業進行扶持。同時,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呈現出五大變化亮點,即進一步明確法律貫徹落實責任主體、進一步規范財稅支持相關政策、進一步完善融資促進相關措施、保護中小企業財產權等合法權益、關于中小企業工作的監督檢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明確了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方向。國家對企業的扶持政策種類繁多,包括資金扶持、退稅、政策性補貼、政策性貸款、國債項目、獎金、融資,甚至有一個階段還出臺了投資控股等方式。所以,企業無論大小,只要符合產業發展方向都會有相關的政策可以運用,而且政策的優惠程度也在不斷加深。
《關于扶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有4個特點。一是設計初衷針對新設立的小微企業。二是對支持和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整合。三是注重可操作性,著力解決政策落實的“最后一公里”問題。四是首次明確了扶持小微企業的各種政策適用于個體工商戶。
文件政策集中解決了中小微企業面臨的稅費高、缺資金、用工難、缺人才、場地困難等問題。資金扶持和政策扶持都是擺在明處的,企業如何向政策靠攏?如何運用促進法賦予的法律權利和普惠扶持?作為中小企業負責人,需要好好研究把握。我相信,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在職能部門的扶持下,中小企業一定會遇到一個空前大的歷史發展機遇,尤其是運城市推出了“群星燦爛”育苗計劃,對中小企業來說是一個新的春天到來。
■新聞鏈接
全市一季度貫徹新優惠政策
減稅3.25億元
從市稅務局獲悉,一季度全市貫徹新出臺的減稅降費優惠政策,減稅額達到3.25億元。其中,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7369.84萬元;2018年到期后在2019年延續減稅129.83萬元,城市公交站場、道路客運站場、城市軌道交通城鎮土地使用稅優惠政策減稅9.32萬元;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優惠政策減稅14.24萬元,其他延續減稅政策減稅106.27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