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巧合是機緣《禪隨其變》
禪隨其變
小和尚問師父:“師父,如何是善是惡?有如何選擇?”
禪師道:“善惡自在人心,唯有通過不斷修心,不執著于任何,方可通顯自性之本真。”
小和尚還是不解,于是禪師就給他講了個故事。
有兩人離家外出,打算找些事做,積點錢財,養家糊口。
他們在半路上發現一片繁茂而無主的麻林,就決定割麻去賣。
兩人各背了一大捆麻繼續甘露,發現途中一大堆無主的貝殼和絲織品等,其中一人放棄了背上的麻,而改拿貝殼和絲織品。
又走了段路,結果又看見一堆無主的銀子。那個背貝殼和絲織品的人,又改背起銀子趕路。而另一個漢子卻依然背著原先的麻。
不久,他們又看見路旁有一大堆無主的金子。背銀子的那個漢子對背麻的同伴說:“老兄!你看路旁有一大堆金子。而且沒有主任,你何不放棄價值不高的麻,咱倆一塊兒把這些價值昂貴的金子背回去,不是更好嗎?這樣我們回到家里就變成富翁了?!?/span>
背麻的漢子聽了無動于衷,固執地說:“我辛辛苦苦背著麻走了這么長的路,可不想輕易放棄它。如果你想要的話,你自己把那一大堆金子拿走,我不會在乎的。”
背銀子的漢子覺得這個同伴實在愚蠢,伸手想要奪下對方背上的麻。對方卻把麻看成寶貝似的,緊緊地拴在身上,一時竟取不下來。
背麻的漢子固執地說:”我栓的緊,你取不下來的。我不想要金子,你要的話,自己拿回去吧。“
背銀子的漢子覺得對方不可理喻,就把自己背著的銀子放棄,撿起地上的金塊回家了。
他的父母望見兒子背著金塊回家,夸贊道:”你真聰明,得了這么多金子回家。以后,我們有福可享了。連你的妻子兒女、仆人都有好日子過。而且我們還能供養僧總和婆羅門,求得未來的善報。“
那個背麻的漢子不聲不響地回到家里,父母見他背著一堆不值錢的麻回來,十分生氣,責怪道:
”你這個傻瓜!背著沉重的生麻回來,到底準備做什么?你以為它能當飯吃嗎?你以為它能養活父母妻兒嗎?真是個大笨蛋。“
貪圖錢財,見異思遷固然不好,但要看是為何。二人原先本是一貧如洗,是為贍養全家而外出賺錢。如一味地執著于自己的固執,這樣不但不能贍養全家,反而愚蠢得為人恥笑。外出的目的本是收斂錢財,但只是守護著這堆柴而不取更加有價值的東西。那此次外出就沒有了原本的意義,可以說是去打柴,本身的目的也就變了。所以,如果見善不取,見惡不棄者,跟背麻的漢子有什么區別呢?
智慧小語:在一個人身上同時會存在或”善“或”惡“的兩個對立面。主張勿因小善而不為,勿因小惡而為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因果——巧合是機緣:
爾時,阿難陀尊者,在靈山會上,一千二百五十人具。問佛陀:『何以因果之報?』佛說:『是故世間,一切男女,貧賤富貴,受苦無窮,享福不盡,皆是因果之報?!?/str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