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行當 新文創 文化產業助推華州新發展
6月10日,由中共渭南市委網信辦組織的“壯麗70年奮進新渭南”網絡媒體走農村,看變化主題采訪活動走進渭南市華州區。華州區南依秦嶺,北臨渭河,境內山、塬、川、灘兼有,素有“六山一水三份田”之稱。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也孕育了華州豐富多元的文化。
華州皮影
在古樸唱腔中傳承歷史魅力
“一口訴說千古事,雙手對舞百萬兵?!边@句話形容皮影戲再貼切不過了。走進張橋村華州國際皮影藝術館,幾根竹簽、幾只手、幾張嘴、一套鑼鼓樂器,老藝術家們就能帶來一場視覺與聽覺的文化盛宴。
華州區張橋村華州國際皮影藝術館。
老藝術家們的精彩演繹。
中國的皮影自元、明時期就聞名于世,華州皮影是中國皮影的發源地,起源于西漢,盛行于唐宋,鼎盛于明清,歷經兩千余年傳承至今,堪稱人類的“活化石”和“中華一絕”。2006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華州區被原文化部命名為“中國皮影藝術之鄉”。 同年,華州皮影產業群又被命名為“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201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華州皮影戲以其造型豐富優美,雕刻細膩多變,染彩絢麗厚重,唱腔動聽委婉四大特點一直興盛不衰,流傳至今。
皮影戲堪稱人類的“活化石”和“中華一絕”。
華州區十分重視皮影藝術的發展。近年來,曾參與張藝謀導演的電影《活著》和曲江濤導演的《孫子從美國來》的拍攝。2017年華州皮影應邀參加有世界第一展之稱的“威尼斯雙年展”,2018年應邀參加博鰲亞洲論壇“文化之夜”現場演出活動,展現了華州皮影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瑰寶的藝術魅力。今年4月28日至5月4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館、陜西省文化和旅游廳、渭南市人民政府在華州區成功舉辦“華州非遺 影動神州 2019傳承技藝 美麗中國·渭南華州皮影文化藝術周”接待參觀人群萬余人次,讓廣大參觀者深刻感受到皮影藝術的獨特魅力。
坐落于少華山腳下的205庫群文化創意園。
205庫群
填補秦東地區文創產業空白
205庫群文化創意園是集教學、創意、研發、推廣融為一體的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文創產品基地,坐落在少華山國家森林公園山腳下。創意園依托秦嶺少華山下60年代建立的老棉花倉庫------205庫群,占地約為80畝,建筑面積達3萬平方米,依地勢而建,南高北低,其中建筑包含18棟多聯庫房和兩棟辦公樓,空間布局和建筑形態保存完整。
文化創意園14號庫:閱讀咖啡廳。
創意園利用積淀已久的老建筑工業遺產,結合自然山水與街巷式的脈絡肌理構成獨具特色的文化創意園。借鑒了國內外老建筑再生文化發展的模式,盤活上世紀60年代國家棉花儲備庫歷史建筑的存量資產,以懷舊的老棉庫故事為載體,發揮“華州皮影——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優勢,對現代文化創意和關中民間手工藝進行傳承與發展,讓游客感受現代藝術與民間手工藝的激情碰撞,把建筑融入到山水之間,滿足游客體驗“山水語境、文耕藝讀”般慢生活的需求,填補秦東地區文化創意產業的空白,實現少華山生態旅游與文化創意產業的融合。園區預計在2019年8月進入試運營階段。
205庫群文化創意園將填補秦東地區文化創意產業的空白。
華州區文化產業迅速發展,成為縣區經濟支柱產業之一,發展文化產業,也是實現華州區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之一。植根于少華山腳下的特色文化以及多元文化,必將迎來發展的新常態和美好的明天,助推華州區實現鄉村振興、邁上新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