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湖之家:打造政務服務“2.0”
走進位于中心市區解放南路的“鹽湖之家”——鹽湖區政務服務中心,無論一樓大廳便民服務臺的免費復印、打印服務,還是各種顏色標示的功能區,乃至琳瑯滿目的智能化自助設備,都與整體建筑外觀的“國際灰”相得益彰,濃濃的現代政務氣息撲面而來。
鹽湖區政務服務中心2018年8月28日揭牌運行。今年以來,中心立足鹽湖區特殊的區位特征,致力于打造政務服務加快升級的“2.0”版,不斷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通過主動服務、延伸服務和智慧服務,加快推進“兩集中兩到位”,把簡便帶給群眾,把服務留給政府,把復雜交給系統,真正打通政務服務最后一公里,方便群眾辦事。
俯下身來,貼心服務
5月31日上午,“鹽湖之家”一樓的綜合服務A區上演了動人一幕:原本應在殘聯服務窗口排隊等候的近百名殘疾人員坐在等候區的幾排長椅上,而本應坐在窗口受理業務的4名工作人員,卻手持《殘疾人資格審核表》,俯下身來,逐人逐項問詢填寫其個人信息……
按照相關政策,殘疾證五年一換,今年剛好期滿,是集中認證的又一個高峰期。5月份至今,前往鹽湖區政務服務中心辦理初審認證的群眾絡繹不絕。采訪當天上午,就有78位殘疾人享受免費復印身份證服務。針對殘疾人群行動不便的特點,“鹽湖之家”設身處地換位思考,組織工作人員從窗口走出來,深入殘疾人群,零距離開展貼心服務。殘疾人無需在窗口排隊等候,前置手續“坐等可取”。
無獨有偶。根據政策,每年6月底前,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須完成養老保險金領取資格認證,近年來,這一業務又轉移在移動客戶端上完成,老年人難以獨立操作。鑒此,“鹽湖之家”在一樓大廳社會保障服務區,專門為退休人員設立“人社導服臺”,由工作人員手把手,教老年人在手機上進行資格認證。據該中心工作人員統計,導服臺每天服務退休人員約300余人。
深耕細作,延伸服務
“我們自愿結為夫妻,從今天開始,我們共同肩負起婚姻賦予我們的責任和義務:上孝父母,下教子女……”5月27日,在“鹽湖之家”二樓婚姻登記區,剛剛辦理完結婚登記手續的青年人羅正、高晶,在頒證大廳里聆聽頒證員法律法規告知后,簽下德孝承諾書,并面對國徽鄭重宣讀婚姻誓言。
作為“一站式”婚姻家庭服務的政務中心,當天共為15對新人提供婚姻登記服務。而在5月20日當天,因數字的特殊意義,就服務婚姻登記的新人100余對。
在“鹽湖之家”婚姻服務區域,從頒證室到婚姻家庭輔導室,再到法律援助中心,可謂環環相扣、自成體系。著眼服務上的深耕細作,該中心還設立母嬰室,配備嬰兒床、洗手池和椅子等設施,為哺乳期婦女提供方便。
與頒證室一墻之隔的婚姻家庭輔導室,是全省唯一在政務大廳設立的心理咨詢室。由4位有專業資質的心理輔導老師輪流值班,不僅為新婚夫妻提供婚前教育,還為離婚當事人從婚姻、家庭、社會等多方面開展輔助調解,以穩固夫妻關系,降低離婚率。去年8月至今,該輔導室已幫助80余對夫妻走出婚姻困境。
“法律解困,情系百姓”“法律援助、正義衛士”……
同樣開展配套服務的法律援助區,掛滿了群眾送來的錦旗。該區域常駐4名律師,承辦人民調解、司法鑒定、司法援助、律師咨詢等事項。自入駐以來,已為群眾解決勞動爭議、勞動糾紛48起,離婚、贍養糾紛調節50余起,其中調節成功38起。
科技支撐,智慧服務
點擊“辦事指南”,主管部門、受理機構、所需材料等內容清晰明了。這樣簡便易操作、集行政審批等多項功能于一體的政務服務智能終端,在“鹽湖之家”服務大廳隨處可見。下一步,這些終端設備還將被投放到各街道、社區、工業園區等,群眾不用遠足,使用二代身份證或指紋,就可辦理相關政務服務。
除了政務服務智能終端,還有“鹽湖之家”移動客戶端、政務服務電子樣表系統等智慧設備。掃描“鹽湖之家”移動客戶端并下載注冊,可將電子化材料直接在線提交,進行在線辦理或者材料預審,實時查詢個人申請的每項業務辦理進度、辦理結果等內容,還有智能機器人和24小時人工服務,實現“隨時查詢、隨時辦理”。
在大廳一樓東北角的24小時自助辦稅廳,各類增值稅、專用發票自助發售,納稅戶不需排隊即可快速辦理業務。其對面的預留區域,是24小時取件區,屆時,辦事群眾工作時間無法取件的,下班后可通過手機掃碼自助提取。
尤為難能可貴的是,在“鹽湖之家”二樓大廳的行政審批綜合受理專區,其服務窗口打破傳統組織體系,由過去24個縮減至6個,實現“一窗多辦”,即在任一窗口,可辦任一部門的行政審批業務。目前,該中心正全力以赴,爭取在全省率先實現“一枚印章管審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