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耀稷山
永東化工綠色發展邁上新臺階
晉龍集團產業發展穩步推進
燈籠產業促民增收
金銀銅器傳統制作工藝歷久彌新
包裝產業“百花齊放”
運城市首屆“五小企業”工業博覽會稷山展廳
稷山,地處汾河谷地,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孕育出燦爛悠久的農耕文明。千百年來,在這方土地上誕生和延續著豐富多彩而又獨具特色的生產形態,一大批小食品、小作坊、小工藝、小制造等在后稷兒女手中世代相傳,生生不息。
進入新的時代,伴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和“群星燦爛”育苗計劃的強力推進,“五小企業”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定位和發展動力,正日漸成長為縣域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和人民群眾致富增收的重要渠道,后稷大地春潮涌動,“五小企業”活力四射。
科學謀劃
雨后春筍終破土
點多面廣,需求多元,是稷山縣“五小企業”發展的時代特征。聚焦實體經濟,推動轉型發展,需要立足縣域發展實際,加強頂層設計和遠景規劃。從“群星燦爛”育苗計劃實施方案的討論制訂到組織推進,稷山縣委書記廉廣鋒、縣長吳宣等親自調研,安排部署有關工作,各有關單位密切配合,為計劃的順利推進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形成了上下齊心助推發展的強大合力。
為了給小微企業發展創造寬松有力的政策環境,稷山縣全力推進“放管服效”改革,發展“互聯網+政務服務”,實現了部門協同、分級負責、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有效提升了服務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效能和水平。2019年一季度政務中心發改、市場監管、環保等部門“一站式”受理中小微企業備案、環評、土地辦理300余項(次);金融助推發展,“助保貸”業務搭建融資平臺;先后與稷山農商銀行、河東村鎮銀行和農業銀行稷山支行建立了業務合作關系,一季度為全縣中小微企業解決流動資金貸款3000萬余元,初步實現了向實體經濟聚焦發力的良好態勢;圍繞發展難題,建立聯動機制,全程跟進服務,入企服務實現常態化。稷山縣一系列有力舉措的實施,創造了一年592家“五小企業”破土而出、7174人創新創業、1236家中小企業蓬勃發展、15632人攜手奮斗的生動局面。
內涵發展
百花齊放春滿園
稷山縣注重科技在“五小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通過密切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產學研合作,開展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增強核心競爭力,為企業做大做強提供堅強的科技支撐。截至目前,全縣擁有省級高新技術企業4個,省級中小企業技術中心2個,科技型企業13戶,專利發明538項,培育出12家山西省著名商標,5戶小微企業被列入省“專精特新”企業重點支持,爭取到150萬余元資金支持,有效推動了全縣“五小企業”走“專精特新”道路。
綠色小食品:以打造十大特色品牌為引領,深入挖掘“四味坊”麻花、板棗及蜜餞深加工等企業特色潛力,突出綠色品質,逐步擴大市場份額。傳統小手工藝:大力扶持方古旅游、益泰永木雕、紫薇工藝、杰忠金銀銅器傳統制作研究中心等企業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化工程。在全市首屆工博會上,稷山縣“五小企業”產品大放異彩,其中螺鈿工藝品“天人合一”獲得組委會頒發的唯一的“特別金獎”。精細小制造:鼓勵紙包裝印刷企業和金剛石刀具加工企業,引進新技術、新工藝,使產品不斷向中高端邁進,對接國外市場,使小商品走向大市場。名優小作坊:以打造100戶新型家庭明星小作坊為目標,把全縣名優小產品優勢轉化為市場競爭力,使之成為后稷故里一道亮麗風景。新興小電商:通過電子商務和“互聯網+”在存量產品營銷中,提供快捷、高效的線上線下服務。健全人才招聘、財務代理、法律援助等社會服務體系,使之成為經濟社會發展新亮點。
人才是“五小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稷山縣加大人才引進培養力度,積極“筑巢引鳳”;定期舉辦各類創業輔導培訓班,在全社會宣傳普及各類創業創新的知識和技能;組織舉辦高級素質、中層管理、員工技能“三提升”培訓班,有效提升了全縣“五小企業”人員整體素質;推薦優秀“五小企業家”到清華、北大充電學習,不斷拓寬發展視野……創新、科技、人才,正日漸成為推動全縣“五小企業”發展的有力支撐,助推縣域企業“百花齊放”、爭相前進。
優勢引領
破繭化蝶終有時
推動企業做大做強,由小巨人企業實現小升規,推動企業在規模效益上實現飛躍,最終實現“小企業鋪天蓋地,骨干企業頂天立地”的發展格局。
稷山縣經過多年的發展積淀,現已形成印刷包裝、蜜餞加工、超硬材料工具加工等具有一定規模的產業領域,上下游協同發展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配套循環產業鏈,產業聚集效益逐步顯現,成為未來發展的優勢產業。
按照“創辦一批,成長一批,壯大一批”的總體思路,2018年,稷山縣共有5家“五小企業”實現了“小升規”,爭取扶持資金400萬余元。2019年,稷山縣“小升規”培育入庫企業21家,確定了12家重點培育企業,為中小企業合理梯度發展建立了長效培育機制。
為推動更多的中小微企業創新創業,稷山縣著力打造企業發展的孵化平臺,按照“政府引導、企業投資、市場化運作”原則,已建成中小企業創業基地3家。其中“翟店印刷包裝創業基地”于2018年被認定為全省首批省級“雙創”示范基地,并于同年11月被國家工信部認定為國家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業示范基地,獲得連續3年資金支持,目前已入駐企業81家,就業人員超過3500人。太陽金銀細工“雙創”基地內擁有國家及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2個,入駐企業30家,2018年12月獲得市級創業創新基地認定,金銀細工產業開始邁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該縣籌資13180萬元建設的超硬材料工具產業“雙創”基地即將于今年9月投入使用,該基地的建成,將成為稷山縣域經濟新的增長點。
一個又一個創業創新基地的建成使用,不僅有效解決了“五小企業”管理水平低、土地集約化程度低、信息共享度低等問題,而且擴大了就業、增加了收入、改善了民生,為加快稷山縣“五小企業”集聚化、規模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今年以來,稷山縣用山西晉龍飼料養殖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掛牌和永東化工有限公司在中小板上市的典型實例,組織全縣百余家“五小企業”進課堂,聽專家講解股份制改造政策解讀,從中篩選出20家“五小企業”作為股份制改造試點。并在全國范圍內擇優與兩家中介機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鼓勵他們開展公開競爭,在全縣掀起了股份制改造的熱潮,該縣有信心完成5家中小企業股份制改造,為全縣“五小企業”轉型升級樹立標桿。
2019年,稷山縣持續圍繞“群星燦爛”育苗計劃這一主線,通過大力實施“小升規”培育、“雙創”基地建設、項目建設、股份制改革、公共服務網絡平臺建設和人才素質提升等六大工程,推動“五小企業”在“專精特新”發展之路上邁出新的步伐。
面向未來,稷山中小微企業將通過持續優化升級,盤活存量,吸納增量,提升質量,擴大總量,致力于走出一條“個轉企、企升規、規轉股、股上市”的新路子,加快“五小企業”轉型升級,增強競爭實力,促進縣域經濟社會邁向高質量發展,為“走進新時代,建設新稷山”,加快推進“四基地一名城”建設,書寫更加輝煌的時代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