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融合,讓文化活起來 ——來自文博會的啟示
VR電競游戲黃洋界保衛戰、《喜迎新春》中的喜兒跳芭蕾舞、甘坑客家小鎮、會變色的帽子……在第十五屆文博會上,文化產業創意產品令人目不暇接。
創意十足的展品、活力四射的企業、成績喜人的產值……文博會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文化產業的最新創意、最新技術、最新業態、最新成果,把文化創意創新推向新的高度,讓人驚嘆不已。
文博會,展示了文化產業的巨大前景,堅定了陜西發展文化產業的信心。
創意創新
給人不一樣的體驗
“戰場”上,“戰士”時而低頭躲子彈,時而抬頭瞄準射擊,一個個全身心投入奮勇殺敵。這是文博會上,虛擬黃洋界保衛戰的情景。與真實戰場不同的是,這里的“戰士”都頭戴VR眼鏡,虛擬的場景令人仿佛回到了戰爭年代。
“創意創新讓歷史活起來,讓歷史與人們親近起來。運用現代技術手段,以當代人喜愛的方式來展現歷史、表現歷史,這樣的文創產品才有吸引力。”陜西新昆互動文化公司總經理李斌深有體會地說。
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傳承。創意創新讓傳統文化活了起來,在新時代煥發出光彩奪目的生命力。
在根據《白毛女》創作的皮影劇目《喜迎新春》中,喜兒跳起芭蕾舞。近年來,華州皮影制作技藝非遺傳承人薛宏權不斷創新。薛宏權團隊創作的皮影大戲《哪吒傳奇》利用激光投影、3D等技術,將孝道、掃黑除惡等內容貫穿其中,希望能夠打造一部讓年輕人喜愛的劇目。
在數字皮影創新方面,深圳走在了前面。深圳齊天智能設計公司和丹麥虛擬實驗室共同打造的智能皮影系統,可以實現人與皮影互動。觀眾在戲幕前揮手、抬腿、跳躍,屏幕中的皮影角色猴子和熊貓便與人的動作實現同步,完成一系列任務,打破了傳統皮影的固定敘述方式。
創新要有基礎,否則就會成為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天津出版傳媒集團開發的智能教輔產品——作業本、練習冊、糾錯本,可以在學生做作業的同時,實時記錄和傳遞數據,然后進行數據分析?!澳壳埃覀冋c幾個學校合作進行產品測試,反饋效果還不錯,市場前景非常看好?!碧旖虺霭鎮髅郊瘓F天下出版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鋼信心十足。
文化產品的創新要以顧客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河南賞豫文化創意有限公司開發的“豫游紀”系列文創產品,貼合日常消費需求,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交融,產品以紅色調為主,突出喜慶,有絲巾、箱包、手鐲、繪本,還有春節、中秋、端午等特色節日禮盒,很受市場青睞。
走在文博會的展館里,處處都有創意創新。新的造型樣式、新的產品、新的故事、新的業態,挑戰著人們的傳統觀念,沖擊著固有的思維模式。
跨界融合
市場前景無限
“文化+”“+文化”已成為產業發展趨勢,跨界融合成為文化產業發展提質增效的新動能。
“文化+旅游”讓旅游更有趣、更有文化,市場更大。
廣州長隆、珠海長隆數量眾多的動物,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讓人驚嘆不已的花車巡游,震撼人心的馬戲表演,舒適的主題酒店,多樣的娛樂設施,創意十足的紀念品,讓人來了還想再來。
深圳甘坑客家小鎮,不僅有傳統文化體驗區小涼帽農場,動漫交互體驗連鎖樂園V谷樂園,展示傳統文化的家風家訓館、甘坑博物館、甘坑炮樓等,還有小涼帽之家酒店、南香藝術酒店等,另外還推出了一系列的小涼帽文創產品。
這些旅游度假區特色突出,集吃、住、娛于一體,“您的需求一站式解決”,變傳統的“看一看”為現在的“玩一玩”。游客不僅可以看,還可以深度參與體驗,給人不一樣的感覺,令人興奮不已。
“文化+科技”,走出產業發展新路子。深圳把文化與科技緊密結合,作為文化產業發展的新業態予以推動。
騰訊在互聯網上硬生生地走出了自己的路,進入世界500強企業名單。幾乎每個上網的中國人,都離不開騰訊的產品——微信、QQ,還有各種游戲,金融服務、生活服務等產品。今年一季度騰訊總收入854.65億元,同比增長16%。
“文化+創意”,讓產業魅力四射。目前,深圳有6000多家較大規模設計企業和近20萬名專業設計人員,設計產業每年產值約230億元,帶動工業產值數千億元。設計業已成為深圳文化產業的重要支柱行業。
深圳設計周已成功舉辦了三屆。今年的深圳設計周,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的千余名設計師攜近5000件作品參展參賽,進一步提升了“深圳設計”在全球設計領域的話語權。
當前,文化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已經從淺層相加邁向深度相融。文化與科技、互聯網、金融、商業、旅游、體育、時尚等行業融合發展已經是大勢所趨。
優化環境
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創造良好營商環境,激發企業發展活力,是深圳經濟高速發展的秘訣之一。
服務體現在每一個細節。今年文博會期間,一位電視臺的記者發現設備的連接線壞了,于是到會展中心服務臺尋求幫助。誰知道,服務臺就準備了這種連接線供參會人員使用。
為了給文博會提供更好的交通服務,文博會期間,參展商、采購商、市民等憑相關證件可以免費乘坐公交、地鐵到會展中心。
為了讓廣大市民能參與到文博會之中,文博會的展期包含周六、周日假期。5月18日、19日兩天,大量深圳市民帶著孩子來到文博會現場,感受氛圍、增長見識。
“要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提升產業服務水平,完善和兌現文化產業扶持政策,讓企業一心一意搞生產搞創新,釋放出最大活力?!蔽飨绦聟^黨工委宣傳部副部長楊彬彬說。
文化交流是文化產業發展的助推器。利用文博會,深圳觀察文化產業發展趨勢,展示中華文化精粹。本屆文博會有2312家參展商、2.1萬名海外采購商、50個海外參展國家和地區,設有66個分會場。越來越多的企業來文博會尋找優質文化項目和產品,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在文博會平臺上實現了全面對接。
規劃引領,全力推動產業發展。2004年,深圳就將文化產業確立為四大支柱產業之一,并出臺了國內第一個文化產業促進條例,隨后又發布了10余個文化產業政策和規劃。2015年年底,深圳出臺了《深圳文化創新發展2020(實施方案)》和配套的目標責任書,細化分解列出153項重點任務,目前已完成131項。截至目前,深圳文化企業超過5萬家,從業人員近百萬人,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7.9%。
產品只有賣出去,才能實現價值,深圳積極推動文化貿易發展。在文博會影響帶動下,深圳建立起了一個個文化產業服務平臺: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深圳)、廣東國家數字出版基地(深圳園區)、深圳國際版權交易中心……
陜西文化和自然資源豐富,文化產業發展有著良好的資源基礎;陜西傳統民間藝人和高校眾多,可以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豐富的人力資源;陜西裝備制造業實力雄厚,可以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當前文化市場需求旺盛,深圳等地發展經驗可以借鑒,陜西發展文化產業真可謂天時地利人和。
東風已至,只待草木萌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