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巧合是機緣《心如明鏡臺》
心如明鏡臺
禪宗第五代祖師弘忍禪師宣布要傳授衣缽,選付繼承祖位的人,叫大家呈述心得。
這時,首席的上座師神秀,在走廊的墻壁上寫了一首偈語:“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有個槽廠春米的苦工看了神秀偈語以后,也寫了一首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焙髞磉@個苦工就繼承了衣缽,他就是禪宗第六代祖師惠能。
惠能禪師是說:菩提原本就沒有樹,明亮的鏡子也并不是臺。本來就是虛無一物,哪里會染上什么塵埃?
當然,惠能禪師的境界非一般人所能企及,而神秀偈語“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是說:眾生的身體就是一顆覺悟的智慧樹,眾生的心靈就像一座明亮的臺鏡。要時時不斷地將它撣拂擦拭,不讓它被塵垢污染障壁了光明的本性。
或許此意對于我們俗人更為合適。生活在熙熙攘攘、名來利往的現代社會中的我們,這個偈語實在是戰勝自身煩惱、解除心靈痛苦、獲得自我解脫的一劑良藥。
“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笔且环N積極的人生態度,是一種在現實的泥濘中偶然昂起頭來喘幾口氣的超脫,是在對世界包括自我的本質有了充分把握之后做出的一種抉擇。
智慧小語:只有“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我們才能夠擁有一顆平常心,遇事想得開、看得透、提得起、放得下,處事清楚、為人豁達、雖寵辱而不驚,雖毀譽而不計。
因果——巧合是機緣:
爾時,阿難陀尊者,在靈山會上,一千二百五十人具。問佛陀:『何以因果之報?』佛說:『是故世間,一切男女,貧賤富貴,受苦無窮,享福不盡,皆是因果之報。』
——《心靈的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