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創新創業活力在渭南競相迸發
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發展環境。渭南市創新創業中心組建3年多來,累計孵化項目157個,獲得專利39項,孵化科技型中小企業8家、陜西省高新技術企業1家,在全市創新創業創造、產業轉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渭南高質量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
“公司一期廠房建好了,正在試生產,下半年產業工人可以達到100人,二期廠房合同昨天剛簽。”3月12日一上班,朱重新找到北京美聯橋公司陜西區域辦公室副主任王波,了解項目孵化最新進展情況,商議和帝亞一維整車制造項目的合作事項時,王波說道。
身為渭南市創新創業中心(以下簡稱“渭南雙創中心”)董事長,朱重新每天關注著渭南雙創中心的在孵項目,針對它們不同的發展階段,提供相應的個性化服務。
北京美聯橋公司在渭南注冊成立了研發、生產、銷售4家公司,主要生產汽車發動機配套零件,通過控制熱交換器和電動閥,降低汽車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物質排放,實現降污減排目標。
“說實話,非常感謝政府的大力支持,感謝渭南雙創中心給我們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場所。”王波說,2017年10月公司在陜西區域的辦事機構入駐后,渭南雙創中心提供了一大一小兩個辦公室,免除了大部分日常運行的費用,保障了企業前期工作快速展開。
這只是渭南雙創中心服務渭南發展的一個方面。自2015年7月組建以來,渭南雙創中心認真貫徹落實中省市關于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文件精神,以促進眾創空間發展、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為重點,不斷完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努力培養創新創業導師團隊,著力打造以“苗圃+孵化器+加速器+標準化廠房”為重點的梯級孵化體系和以“眾創空間→創新創業園→創業街區→創業生態圈”為重點的遞進式雙創生態,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促進區域全面創新,以創新帶動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為全市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發展提供新動能。2018年11月,渭南雙創中心獲批“國家級小型微型企業創新基地”。
渭南泰德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生產電力產品的科技型企業,也是市工信部門認定的瞪羚企業。以前,他們在渭南高新區一間10平方米左右的房間辦公,年收入500萬元左右。2015年10月入駐渭南雙創中心后,企業發展步入了快車道,產品以出口為主,遠銷美國、英國、德國、俄羅斯、印度尼西亞、巴西等國家,2018年收入超過2300萬元。“因為環境的整體提升,企業增加了人力,銷售收入大幅提高。我們今年的目標是實現年收入3000萬元以上,力爭突破4000萬元。”該公司市場部經理楊玲鴿說,渭南雙創中心經常組織公司參加行業大賽、專題培訓,幫助他們申請相關政策補助,“影響最大的是渭南雙創中心組織我們參加2016年的渭南市首屆創新創業大賽,還獲獎了,這極大地提高了企業的影響力和我們的自信心”。
“渭南雙創中心給我們提供了發展平臺,以前是打‘游擊戰’,現在是打‘陣地戰’。中心還組織我們參加一些大型展會,給了我們更大的發展機會。”陜西璐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路洛繼介紹,渭南雙創中心給予了公司專業性的輔導、全流程服務,公司產品(小型鎖具)發展到第三代,技術處于國內行業領先水平,獲得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8項。
2018年年底,渭南盛世榮華軟件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獲得了陜西省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這是渭南雙創中心成功孵化出的第一家高新技術企業。該公司法人代表劉虎介紹,公司涉足網絡安全、軟件開發、大數據應用領域,已擁有網絡安全相關軟件著作權8個,目前主要做網絡安全培訓和網絡安全等級保護測評。
截至2018年年底,渭南雙創中心在孵項目78個,涵蓋新能源及節能環保、新材料、生物醫藥、現代服務業等八大領域,注冊資金累計達到30億元,獲得專利39項。全年企業總資產140731.89萬元,營收8745.64萬元,利潤795.31萬元,稅收80.76萬元。同時,孵化科技型中小企業8家,陜西省高新技術企業1家。
渭南雙創中心還引入與協助建立了兩家專業型眾創空間,嫁接高校資源,與交大創客匯聯合孵化,牽頭成立了渭南市創新創業聯盟,成為黃河金三角創新創業聯盟的重要成員單位,不斷擴大影響面,強化跨區域合作,激發區域創新創業活力。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數量到質量,渭南雙創中心充分發揮著國家級眾創空間的綜合優勢,不斷優化提升雙創環境,完善服務功能,提升服務品牌,正在向實體化、專業化、特色化雙創中心大步邁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