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猗“農業五大工程”助力現代農業發展
今年以來,臨猗縣以創建運城峨嵋果品博物院為總抓手,實施“農業五大工程”,全力解決“大而不強、全而不優”的關鍵問題,努力趟出一條現代農業發展的新路子。
以農業產業化為目標,實施現代農業示范工程。重點引進一批全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推進“一網一館一平臺”建設,加大“互聯網+”、大數據、現代通訊技術等在果品產銷對接上的應用力度,依托交通樞紐與果庫集中的優勢,力爭把臨猗打造成為華北果品集散地及冷鏈物流基地。
以經營企業化為核心,實施新型經營主體培育工程。深化農業“三個發展計劃”,培育果品深加工等龍頭企業14家;規范發展標準化農民合作社200個,起到示范和引領作用;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和科技當家人1000名,帶動重點特色產業農戶兩萬戶。
以生產標準化為基礎,實施老舊果園改造工程。完成5萬畝果樹高接換頭任務,組建“院士專家工作站”,推廣果園種草和自然生草3萬畝;建設5500畝冬棗和蘋果綠色防控示范區,創建標準化示范園,每個鄉鎮至少新建1個果業標準化示范園,每個村新建1個果業樣板園,形成“村村有樣板園、鄉鎮有示范園、全縣有果業公園”的格局。
以產品品牌化為引領,實施農業品牌創建工程。“走出去”大力宣傳“運城蘋果+臨猗產區”,“請進來”著眼果品產業與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圍繞“聽音、游園、看景、品食”文旅發展新戰略,組建文旅集團,建設一批有吸引力的民宿驛站,把臨猗的歷史遺跡、民俗文化、黃河景觀與百萬畝果業資源融合起來,打造臨猗獨具特色的田園景觀和運城亮麗的后花園。
以服務體系化為保障,實施農業社會化服務工程。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行業的管理和指導,確保農業社會化服務市場健康發展;完善生產服務體系,組建果業發展集團,對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升級指導;健全科技服務體系,搭建技術人才與村民互動交流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