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深化改革開放激發發展活力
2018年以來,河津市扎實有效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等重點領域改革,不斷加大對外開放步伐,在與南非瑟庫庫內市簽署合作備忘錄、與意大利圣喬治市締結友城、在德國馬格德堡市設立商務代表處的基礎上,今年繼續把改革開放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全力打造內陸地區縣域經濟對外開放的新高地。
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深化“放管服”,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解決首席代表授權不充分問題,杜絕辦事群眾“兩頭跑”現象。啟動便民服務中心建設,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網上辦”事項不能低于70%,企業和群眾提供的材料減少60%以上,100個高頻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完成7家央企、省屬國有企業“三供一業”維修改造工程,深化國企國資改革。
擴大對外開放,融入“一帶一路”,為使中德職業教育合作項目盡快落地,特赴黑山新海爾采格市參加“含羞草節”。推進中意產業園建設,搶搭國家全方位開放快車,跑出對外開放加速度。與陜西韓城開展戰略合作,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環保聯防聯控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引領黃河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狠抓招商引資,發揮開發區招商引資主戰場作用,實施35萬千伏變電站和10千伏線路工程,配套建設標準化廠房和污水處理廠,啟動杜家溝等3個村莊整體搬遷,為焦化產業整合入園和招商項目落地騰出空間。發揮14支招商小分隊、7家駐外商會的作用,對接長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經濟圈,力爭全年招商引資到位資金超過34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