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四張名片” 統領發展大局
在運城市委“一區五帶”發展布局中,臨猗縣位于大運城核心區,并處于黃河經濟帶、涑水河經濟帶、峨嵋嶺經濟帶等3個經濟帶。在“走進新時代,建設大運城”的偉大征程中,我們要打造“黨建、果品、商祖、漁藥”4張名片,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推動臨猗黨的事業和黨的建設邁上新臺階。
第一、打造“黨建名片”,統領黨的建設。實現偉大夢想,必須建設偉大工程。要領導全縣人民建設“四個臨猗”,就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毫不動搖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我們打造“黨建名片”,就是要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持續深化黨建立縣,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調動全縣黨員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進而凝聚起干事創業的強大合力。
第二、打造“果品名片”,統領“三農”工作。臨猗的重點在農業,農業的重點在果業。農業生產“三個70%”的特點,決定了做好“三農”工作、推動鄉村振興,必須在果業上做文章。抓果業,就抓住了臨猗發展的主要矛盾;抓果業,就抓住了鄉村振興的“牛鼻子”;抓果業,就抓到了農民群眾的心坎上。我們打造“果品名片”,就是要依托省級農產品出口平臺建設,以打造省級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為引領,以建設運城峨嵋果品博物院為總抓手,以“一館一網一平臺”和臨猗國家果業公園為支撐,推動果業一二三產融合,集中解決“果業大而不強”的矛盾,讓果業成為臨猗最大的亮點、果品成為臨猗最大的特色、蘋果成為臨猗最大的優勢,進而帶動臨猗的農業真正強起來、農民真正富起來、農村真正美起來,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第三、打造“商祖名片”,統領文化旅游發展。春秋時代,商人猗頓選擇了瀕臨黃河、涑水兩岸、平坦無際、氣候溫和的古郇大地牧羊運鹽,富甲天下,又廣行仁義、寬厚施財,在晉南一帶以鹽池為中心,形成了華夏商業大網絡,促進了絲綢之路大發展,被太史公司馬遷稱贊為“長袖善舞,多財善賈”“其財能聚,又復能散”,其事跡被世人廣為流傳。猗頓作為我們臨猗人的驕傲,其執著進取、勇于開拓、誠信經營的精神就是我們臨猗人寶貴的精神財富,就是我們學習、繼承、宣傳和發揚的優良傳統。我們打造“商祖名片”,就是要以猗頓文化為突破口,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黃河金三角區域發展,立足更大的格局、更廣的視角、更高的標準,看待臨猗文化、研究臨猗文化、挖掘臨猗文化,推動文化旅游產業大發展、大繁榮。
第四、打造“漁藥名片”,統領民營經濟發展。民營經濟強,臨猗經濟才能強。橫向來看,漁藥在我縣民營經濟中的比重不是很大;但縱向來看,我縣漁藥產業影響深遠,不僅誕生了國內第一家漁藥廠,而且漁藥產值占全國的三分之一。我們就是要充分挖掘漁藥產業的獨特影響力,發揚臨猗人“無魚而漁”的精神,打造品質最好、產量最大、競爭力最強的“漁藥名片”,進而以點帶面,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引導精細化工、裝備制造、紡織服裝、現代醫藥等產業,主動對標一流、做大做強,提升在全國市場和世界市場的影響力,使臨猗的支柱產業真正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