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州區深入推進 “鄉土人才回歸”計劃
近期,陜州區統籌推進、多措并舉,深入推進“鄉土人才回歸”計劃,拓寬村級后備人選渠道,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大營鎮寺古洼村飄起了雪花,剛從區政府開完會的該村黨支部書記李雙良不顧勞累,便來到與二仙坡果業基地相鄰的農家樂鄉村旅游木屋查看。從“李經理”到“李書記”,他用誠心帶領寺古洼村群眾走向致富之路,成為陜州區鄉土人才回歸創業的典范,也是陜州區深入推進“鄉土人才回歸”計劃的真實寫照。
迅速行動,周密部署。陜州區利用春節假期,積極開展鄉土人才聯絡和回歸工作,深入推進“鄉土人才回歸”計劃,通過區委書記安排、組織部具體部署、相關單位協調配合、鄉鎮認真落實等措施,用真心、動真情召喚鄉土人才回歸創業造福家鄉,助力鄉村振興。對愿意返鄉創業任職的優秀人才,納入村后備干部隊伍,適時補選進村“兩委”班子,增強村級隊伍活力。目前,全區已入庫鄉土人才1327人,列入后備干部691人。
建章立制,督促落實。陜州區把鄉土人才聯絡和回歸作為政治任務,制定了工作方案,下發了通知,以機制和平臺厚植鄉土人才成長沃土,建立發現識別鄉土人才的長效機制和聯絡平臺,真正把鄉土人才聚起來、用起來。
摸底宣傳,營造氛圍。各鄉鎮及相關單位明確目標任務、時間節點和工作措施,廣泛開展宣傳,張貼橫幅、標語200多條;宣傳陜州籍在外創業成功人士典型事跡;通過微信公眾號向鄉土人才發送家書,發放、張貼紙質家書海報4500多份,增強他們念鄉思鄉之情,同時進村入戶,宣傳政策、送去關懷,確保鄉土人才回歸路上不落一人。
溝通協調,加強聯系。陜州區加強領導干部聯系人才制度,開展談心交心活動,使鄉土人才及時受到組織的關懷和幫助,用真情感人、用熱情留人,推動鄉土人才返鄉興業,助力鄉村振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