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湖區交出滿意的“民生答卷”
“十件實事,十道考題。考驗著我們對黨的忠誠,考驗著我們對群眾的感情,考驗著我們對事業的擔當。我們要不折不扣抓兌現,千方百計保完成,向全區人民交一份滿意的民生答卷!”2月12日,鹽湖區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代區長薛永琦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就今年要辦好的十件惠民實事作出承諾,與會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報以熱烈的掌聲。
剛剛過去的2018年,鹽湖區委、區政府團結帶領全區人民,全面貫徹中央、省、市各項決策部署,堅定信心,迎難而上,艱苦拼搏,奮發作為,主要經濟指標保持中高速增長,改革發展取得新成就,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6%和8.6%。同時,民生投入力度持續加大,民生事業蓬勃發展,民生福祉不斷提升,8所新建公立學校開學招生,在全市率先實現高中辦學條件標準化;4000多個孩子坐上新校車,4.7萬余名學生喝上直飲水。持續推進城鄉環境衛生整治,清運垃圾22萬噸,拆除違建1.7萬平方米,192條小街小巷舊貌換新顏,群眾出行更舒心,被評為“全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示范縣”。全力推進集中供暖、“煤改氣、煤改電”工作,5萬余戶家庭實現清潔溫暖過冬。6個貧困村順利摘帽,3400余名困難群眾擺脫貧困。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272人,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1300家,家庭農場達到103家,榮獲“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稱號。創新縣鄉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改革,形成了區鄉一體、以鄉帶村、上下聯動、信息互通的新型基層醫療服務體系,老百姓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優質醫療服務,“鹽湖模式”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
“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們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只有始終同群眾坐到一條板凳上,堅持問政于民、問計于民、問需于民,持續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傾情傾力解決好脫貧攻堅、就業增收等民生難題,用心用力辦好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實事,才能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鹽湖區委書記李哲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