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轉”基礎上全面拓展新局面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作為全省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一年一度的山西省“兩會”啟幕。
剛剛過去的2018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經濟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省上下攻堅克難、主動作為,取得了整體發展由“疲”轉“興”基礎上的進一步拓展,轉型發展邁入正確軌道后的進一步提質。
隨著省“兩會”召開,干部群眾的智慧和力量進一步迸發,心聲和希望再一次交匯,引領山西再次擊響奮進的鼓點,凝聚起“兩轉”基礎上全面拓展新局面的磅礴力量,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闊步前行,濃墨重彩書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山西篇章。
“四個意識”“四個自信”明顯增強,“兩個維護”更加自覺
去年初,晉城市“新時代講習快車”走進陵川縣莊頭村。村委小院里,板凳云集、人頭攢動,鄉親們一群一伙地湊過來傾聽本土鄉賢宣講十九大精神。
同樣的學習,網上也風生水起。在山西干部在線學院開設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網絡專題班,實現了省管干部在線學習全覆蓋。
至去年底,山西省已連續舉辦6期省管干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學習班,對2120名省管干部進行了第二輪輪訓。
……
2018年,從城市到鄉村、從干部到群眾、從線下到線上,山西省堅持把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根本政治任務,堅持把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長期重大戰略任務,擺在全省工作的首要位置,按照“學懂弄通做實”的要求,不斷往深里走、往實里走、往心里走。
知之愈明,行之愈篤。這一年,省委中心組舉行11次專題學習研討,數次重溫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全省輪訓縣處級以上干部3.25萬人次,開展宣講20余萬場,直接受眾700余萬人。在山西處于“兩轉”基礎上全面拓展新局面的關鍵時期,山西省召開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推向新高度;召開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引領全省上下改革開放再出發。2018年5月、10月,由省委常委和省人大、省政協負責同志帶隊,對全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開展兩次督導檢查。
學深悟透、深學篤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三晉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廣大黨員干部的“四個意識”“四個自信”明顯增強、“兩個維護”更加自覺。全省干部群眾表示,通過學習實踐,深切感受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力量,深切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對做好山西工作的導航指向作用,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險阻的制勝法寶和不竭動力。
改革開放取得重要進展,發展“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不斷提升
全省關閉36座煤礦,退出產能2330萬噸,前三季度煤炭先進產能占比達57%。山西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爭當能源革命排頭兵的步履鏗鏘。
中歐班列首次抵達杜伊斯堡;山西品牌絲路行先后走過東盟、歐洲、中東三站,走進8個國家,山西的開放新信號令人矚目。
2018年12月份,山西通用航空集團有限公司在太原揭牌成立;吉利汽車晉中公司第20萬臺整車下線;晉能集團清潔能源上網電量突破19億千瓦時,山西經濟轉型發展保持強勁態勢。
……
山西正處于經濟轉型的重要窗口期,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把“供改”與“綜改”作為經濟工作主線,圍繞“示范區”“排頭兵”“新高地”三大目標定位,在煤炭“減”“優”“綠”和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上大力推進,在發展新興產業特別是先進制造業上有大的作為。三年來,全省煤炭累計去產能8841萬噸。2018年1月至11月份,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產業增速均高于全國。山西經濟在走出困境、由“疲”轉“興”的基礎上,實現了轉型發展呈現強勁態勢的重大轉折。
改革不能落后,改革必須先行。2018年,山西省從發展全局和戰略層面謀劃推動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打造山西新優勢新動能。國企改革轉型,持續推進8個方面38項重點任務。省屬國企混改、專業化重組、“三供一業”分離移交、清收企業應收賬款等取得重大突破,“一企一策”契約化考核等走在全國前列,國企經濟效益創六年來最好水平。全省開發區改革創新取得突破性進展,省級以上開發區由40家增加至64家,更好擔起轉型綜改主戰場的責任。
眼睛向外才能明辨大勢,登高遠眺方得行穩致遠。2018年,山西省擴大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主動對接“一帶一路”建設,融入京津冀、對接粵港澳,打造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在柏林舉行中國·山西(德國)經貿人才合作懇談會,簽約的合資合作項目達31個,引進33名外籍專家和高端人才。 成功舉辦2018年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和中國(太原)國際能源產業博覽會,發出能源革命的強音。2018年1月至11月,全省進出口總額1270億元,增長20.9%。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山西省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積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讓山西發展包含更多綠色質量。去年前11個月,全省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同比改善10.7%,二氧化硫平均濃度下降41.5%以上,優質水斷面超過國家要求,土壤環境質量保持穩定,初步實現了經濟運行和生態環保同向好轉。放眼三晉大地,鐵腕治污常態化穩步推進,3700萬山西人民在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的獲得感與日俱增。
民生發展改善明顯,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
15個貧困縣宣布脫貧摘帽,首次實現貧困縣數量凈減少;易地扶貧搬遷受到國務院表揚激勵;“扶貧造林(種草)專業合作社”的脫貧模式國家三部門聯合推廣。
百萬勞動者技能提升,就業目標提前超額實現,企業養老金14年連漲;全域通過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國家督導評估認定,縣域綜合醫改進入全國“第一方陣”。
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取得了積極進展和新的成效,先后打掉運城“侯氏兄弟”,太原任某、耿某、郝某,臨汾蔣某,呂梁王某,晉城程某等一大批長期危害社會、惡名在外的黑社會性質組織,極大地振奮了民心,鼓舞了士氣。
……
使命,在奮進中彰顯力量。號角,在攻堅時更加嘹亮。作為全國脫貧攻堅的重要戰場,一年來,我們以“打不贏脫貧攻堅戰,就對不起這塊紅色土地”的態度和決心,堅持目標問題導向,高位推動、精準發力,脫貧攻堅打出了“山西氣勢”,走出了“山西特色”。統計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76元,同比增長12.1%,增幅居22個中西部省份第二。
從最薄弱處入手,從最需要處發力。省委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從人民群眾最關心的事情做起,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依靠改革創新增進民生福祉。山西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2018年1月至11月全省城鎮新增就業52.4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8.4萬人,同比分別增長3.6%、1.11%;前三季度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別增長6.5%、8.5%。
近兩年來,山西省深化縣鄉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改革,讓大醫院優質醫療資源沉下去,讓小地方醫療水平提上來,縣域綜合醫改進入全國醫改“第一方陣”。2018年,山西省全域通過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國家督導評估認定,義務教育“孝義現象”、學前教育“芮城實驗”成了全國教育領域新典型;高等教育發展跑出了“加速度”:山西大學成為“部省合建”高校,太原理工大學入選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鋤一害而眾苗成,刑一惡而萬民悅”。山西省把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抓住中央督導契機,雷霆出擊、強勢開局,精準聚焦、縱深打擊,不斷掀起斗爭高潮,全面形成掃黑除惡壓倒性態勢。全省社會治安不斷向好,2018年前11個月,全省刑事立案數同比下降10.3%,人民群眾安全感進一步提升。山西省各級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牢牢把握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精髓要義,堅持共建共治共享,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為轉型發展創造了安全和諧穩定的環境,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
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重大成果,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進一步形成
全省黨內問責黨組織508個,增長282.0%。問責黨員干部3837人,增長251.1%,其中問責“一把手”2092人,增長207.2%。全面從嚴治黨的責任壓實在基層,成效體現在基層。
“三基建設”在“一年解決突出問題,初見成效”基礎上,實現了“兩年不斷深化拓展、顯著改觀”的年度目標,“三基建設”對全省工作的支撐作用愈益明顯。
主旋律電視劇《右玉和她的縣委書記們》《黃河在咆哮》,廉政文化題材電視劇《于成龍》,晉商題材電視劇《誠忠堂》……山西特色、山西元素的優秀文藝作品在央視一套、八套頻繁上演,“山西形象”深入億萬觀眾心中。
……
黨要管黨,才能管好黨;從嚴治黨,才能治好黨。省委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進一步整治政治生態,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切實加強組織建設。全省上下發展信心明顯增強,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向縱深發展,黨內政治生態朝著持久的風清氣正加快邁進。
2018年,省委秉持“鞏固、深化、提高”的方針,加快全面構建良好政治生態,深入貫徹落實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黨內監督條例等黨內法規。省委常委班子從開好巡視整改專題民主生活會做起,帶頭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旗幟鮮明反對庸俗腐朽政治文化,落實省委《關于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意見》,大力弘揚太行精神、呂梁精神、右玉精神,建設正氣充盈的黨內政治文化。
山西省以持續深化監察體制改革為主線進行擴展,加強黨對反腐敗工作的統一領導,建立完善3項機制7項制度,健全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主體責任體系。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探索推動監察職能向鄉鎮和村居延伸、向派駐機構拓展,打通監督“最后一公里”。2018年,全省紀檢監察機關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處理75148人次,第一、二、三、四種形態占比分別為67.5%、26.5%、3.9%、2.1%?!暗菇鹱炙苯Y構愈加鮮明,懲處極少數逐步向管住大多數拓展。
山西省堅持把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放在“三基建設”整體布局中謀劃,建立各級黨委(黨組)定期研究“三基建設”工作機制,持續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2018年“三基建設”中“并村簡干提薪招才建制”、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建設、基礎工作提質增效、加大基層基礎保障力度等13項重點任務取得明顯成效,對全省工作的支撐作用愈益明顯。
山西省認真踐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通過綜合施策,強化為官必為意識,增強為官會為能力,追究為官不為責任,營造為官愿為環境。省委更加重視以事擇人,著力把最優秀的干部放到最重要的崗位上,把最能拼的干部派到最關鍵的戰場上。省委出臺《關于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努力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的實施意見》,大膽使用敢于負責、勇于擔當、善于作為、改革創新、實績突出的干部。一年來,省委常委會共研究任免干部852人次,其中提拔重用136人,一批忠誠干凈擔當、具有較高專業素養的干部走上領導崗位。
水激石則鳴,人激志則宏。在一系列決策部署和政策制度的激勵下,山西省涌現出了一批闖在前、干在先,敢于動真碰硬、銳意改革進取、工作成效明顯的優秀干部。省委適時選樹60名“敢于擔當、奮發有為”先進典型進行宣傳,引起社會強烈反響,營造了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和鮮明導向。
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新氣象需要新作為。當前山西,正處于“兩轉”基礎上全面拓展黨的建設和黨的事業新局面的關鍵時期,全省上下將以永遠在路上的定力和決心,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跟上時代步伐,改革創新、擔當作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康莊大道上邁出鏗鏘的山西步伐,以優異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