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經濟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剛剛閉幕的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中央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市委四屆五次全會的部署,全面總結2018年經濟工作,認真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安排部署2019年經濟工作,動員全市上下進一步認清形勢、堅定信心,銳意進取、扎實工作,以更大的力度和更實的措施,推動經濟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
回顧2018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經濟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市委創造性地貫徹中央經濟工作大政方針和省委決策部署,以“改革搶先機,發展站前列,各項工作創一流”為總要求,以“走進新時代,建設大運城”為總抓手,團結帶領全市人民,應對挑戰,攻堅克難,經濟運行呈現出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穩中提質的態勢,朝著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邁出了新的步伐,經濟發展的質量、效益和外向度大幅提升,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轉型發展勢頭強勁,區域經濟發展的競爭力明顯增強,人民群眾享受到了更多的發展實惠。這些成績來之不易,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的結果,是中央、省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市委帶領全市上下共同奮斗的結果。
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是我市在“兩轉”基礎上拓展新局面的攻堅之年。從國家確立的遠近戰略目標和我市轉型發展任務看,做好今年經濟工作,對推動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至關重要。全市上下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省委、市委對經濟形勢的科學判斷、對今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和重大決策部署上,以“改革搶先機,發展站前列,各項工作創一流”為總要求,以“走進新時代,建設大運城”為總抓手,扭住“轉型綜改、改革開放、實體經濟、項目建設、生態環保、民生改善”六個重點,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進一步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鞏固和拓展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好勢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打下決定性基礎。
首先,要深刻領會、準確把握中央經濟工作大政方針和省委重大決策部署,把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的“五條規律性認識”體現到推動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各項工作中;堅定不移搶抓我國在經濟方面面臨的“五個新機遇”,堅持辯證思維,保持戰略定力,堅定必勝信念,牢牢把握戰略主動權;緊盯政策“窗口期”,研究吃透和用好國家最新政策,緊密跟蹤對接,積極主動爭取更多的政策支持、項目支持和資金支持,切實把政策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動搖,在“鞏固、增強、提升、暢通”上下功夫,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牢牢把握“要鼓勵創造性地貫徹落實”這一總體要求,在全面正確有效地貫徹中央經濟工作大政方針的前提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敢于擔當、大膽創新,勇于解決自身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要抓深抓實全省經濟轉型發展六項重點任務和十一個方面重點工作,上下一心、團結奮進,推動運城經濟發展實現新的躍升。
其次,要圍繞“讓農業農村現代化成為運城最大的亮點、先進制造業成為運城最大的特色、對外開放新格局成為運城最大的優勢”三大目標,努力推動煤焦化走深加工、全循環的路子,鋼鐵冶金走高端化、精品化的路子,鋁鎂合金走系列化、深加工的路子,機械制造走集群化、全配套的路子,生物醫藥走品牌化、有特色的路子,新能源、新材料走綠色化、低能耗的路子,數字信息化產業走專業化、高精尖的路子,文化旅游產業走大運城、全域性的路子,大力度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向中高端邁進;鍥而不舍、毫不放松地抓緊抓好“三個發展計劃”,推動實體經濟振興,不斷增強微觀經濟活力;從全局高度和更長遠的考慮來認識大運城,保持歷史耐心和戰略定力,穩扎穩打、善作善成,下更大氣力統籌市域經濟協調發展,促進城鄉聯動;堅定不移,繼續深化實施農業“八大提檔升級行動”,大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高舉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扎實深入開展省委部署的“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全力破除“僵化保守、因循守舊、封閉狹隘、資源依賴、隨遇而安、慵懶散慢”等六個方面的問題,進一步激發全市干部群眾投身新一輪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善于用改革的辦法,從體制機制層面強化社會政策的兜底保障功能,不斷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志士惜日短,奮斗路正長。新一年經濟發展的大幕已經拉開,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信心、埋頭苦干,改革創新、奮發有為,推動經濟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邁上新臺階,以優異的成績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獻禮!
|